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ID:12884762

大小:9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9

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9说“木叶”(课时1)1.作者作品林庚(1910〜2006),字,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现代诗人、、文学史家。曾参与创办《文学月刊》。1933年秋出版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后又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1952年改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等文集。2.文体知识(1)意象,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

2、了,故称为“意象”。(2)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3.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征戍()冉冉()灼灼()无妨()陇首()言筌()窸窣()迢远()秋风袅袅()4.给下列多音字注音。泊:漂泊()湖泊()发:启发()令人发指()宁:宁愿()宁静()尽:一言难尽()尽管()省:省悟()省掉()13创:创造()创伤()1.静希古代文学学者夜春夜与窗中国文学史3.shù rǎn zhuó fáng lǒng quán xī tiáo

3、 niǎo4.bó/pō fā/fà nìng/níng jìn/jǐn xǐng/shěng chuàng/chuāng1.本文是如何“说‘木叶’”的?本文采用了首句标义法来说理,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如第一段“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引出屈原《九歌》的诗句,交代“木叶”的来源。第二段用“‘木叶’是什么呢”的设问开头,引出对运用“木叶”与“树叶”的诗歌的分析,指出“木叶”即“树叶”,这是诗人大胆的艺术创造。以下几段也是这样,环环紧扣,结构严谨,说理透彻。2.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

4、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子,可以援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例证,可以使得对道理的分析有根有据;三是增强文气,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有什么独特的意味?课文是怎样说明“木叶”的意味的?“木叶”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由“木”的艺术特征决定的:“木”不但暗示着落叶,而且使人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作者是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的。曹植诗中的“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是碧绿柔软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

5、叶”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均有差别。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木叶”是风中飘零的枯叶,属于风而不属于雨,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是典型的清秋性格。4.第4〜6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文中的关键句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作用: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13“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

6、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常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

7、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征戍(shù)橘颂(jú)招徕(lái)萧萧落木(sù)B.涔阳(cén)无妨(fǎnɡ)陇首(lǒnɡ)得鱼忘筌(quán)C.寒砧(zhēn)桅杆(wéi)漂泊(pō)秋风袅袅(niǎo)D.疏朗(shū)窸窣(xī)迢远(tiáo)灼灼其华(zhuó)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饱满褐色干躁思维B.概念桅杆门栓来历C.疏郎漂泊迢远绵密D.繁茂飘零辨论缠绵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可是突然间水涡全部没有了,原来这都是鲈鱼搅出来的,我的桨声终于把它们吓退

8、到深水中去;我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地消隐!B.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鲋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