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ID:29027131

大小:10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6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说“木叶”(课时2)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运用得正误,在括号中打上“√”或“×”,并说明理由。(1)美国在超音速武器的研究方面全球领先,然而其他一些国家也不落于言筌。()(2)不过她饰演的安安仍然被许多粉丝喜爱,而一个独立、可爱、美丽的白领姑娘,也已经是她熟能生巧的角色。()(3)羽绒服价格太贵了,我们会向客人推荐‘假羽绒’,原材料是棉布,保暧性能相去无几,价格更有优势。”一家温州企业的客户经理说。()2.找出下列句子的错误之处并修改。(1)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必须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2、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就几乎是一字千金。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理由:)“不落于言筌”指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语境中指其他一些国家也不甘落后的意思,理解句意错误。(

3、2)×(理由:)“熟能生巧”的意思是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与语境不符。(3)√(理由:)“相去无几”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适合语境。2.(1)(病因:)重复赘余。“必须”与“不能不”只能保留一个。(请修改:)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2)(病因:)成分残缺,缺少主语。无论是“相去无几”还是“一字千金”,都是指它们之间的差别,所以应该为“概念上的差别”或“这里的差别”。(请修改:)“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

4、字千金。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是木本植物的统称。这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以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

5、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2.阅读全文请思考:作者是如何论述我国古代诗歌中很少用“树叶”而多用“木叶”这一问题的?段落论述第1段开篇用屈原《九歌》中的诗句引出话题,“木叶”成了"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第2、3段作者从两个方面分析了诗人们喜用“木叶”的原因。一是用“木叶”比用“树叶”来得“洗练”,二是用木叶或树叶或落叶虽是一字之差,但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第4、5、6段从木叶的形象艺术特征方面,深入地探究了古代诗人们喜欢用“木”字的根本原因3.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

6、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而“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因此,“木”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

7、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所以,“木叶”是属于风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标题

8、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