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2次作业)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2次作业)

ID:12896379

大小:1.02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9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2次作业)_第1页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2次作业)_第2页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2次作业)_第3页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2次作业)_第4页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2次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2次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2次作业)第一部分:非选题一、单选题(2分×40=80分)(§1)1.一棵枯木上,生有苔藓、藻类、蘑菇等生物,它们(枯木和生物)共同构成了()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2.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A.蚯蚓B.硅藻C.硝化细菌D.酵母菌3.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和粪便为生的蕈类、粪金龟子、蚯蚓等生物为()A.次级消费者B.生产者C.分解者D.初级消费者4.右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A.a>b>c  B.c

2、>b>a  C.c=b>a  D.a>c=b5.根据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按营养功能来分类,应属于()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因细菌种类不同而不同6.下列是池塘中一些常见的生物,其食物链顺序正确的是()①鱼类②藻类③水生甲虫④池边杂食动物⑤水蚤A.④→①→②→③→⑤B.②→⑤→③→①→④C.③→②→①→⑤→④D.②→⑤→④→③→①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中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A2B3C4D58.用英文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用箭头表示食性关系,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下列哪种食物链或食物网中a

3、种群较为稳定()Aa→b→cBCD(§2)9.下表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四个营养级的年能流量。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营养级abcd能量(×105J·m—2)141.1015.91871.270.88A.aB.bC.cD.d10.在一个农田里最好使能量流向农作物,农民除草就是调整()A.作物和杂草间的关系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11.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表示的是()A.营养级与能量的关系B.各营养级能量利用率的关系C.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捕食量的关系D.生物种类与能量的关系12

4、.图中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金字塔相符()①草②树③昆虫④兔⑤鸟⑥狼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①→③→⑥13.“一山不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观点可以解释为()A.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B.身强体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C.虎性情孤独,不群聚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也就越少14.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kg要吃l0kg小鸟,小鸟增重0.25kg要吃2kg昆虫,而昆虫增重l00

5、kg要吃1000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A.0.05%B.0.5%C.0.25%D.0.025%15.假设右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大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且均匀传递,则人类获得的能量()A.等于10-1NB.等于10-2NC.少于10-1ND.多于10-1N(§3)16.生物地化循环是指: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B.在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时逐级递减的全过程C.在生物群落的生物体内反复循环运动D.在生物圈的生物

6、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17.连接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18.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A.燃料中的碳B.非生物环境中的碳C.食物中的碳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19.以生态学的观点解释水稻种植过密反而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A.阳光很难照到全部水稻叶子上B.过度密植作物之间种内斗争激烈C.种植过密阻碍空气流通D.过度密植会使害虫大量繁殖20.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是以哪种形式

7、流动的( )A.二氧化碳B.有机物C.碳酸盐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21.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是通过()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22.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量降到最低,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                             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B.以家禽的肉类为主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4)23.具有警戒色的生物会向其他的生物发出不能捕食的信息,警戒色从信息传递的类型分析属()  A

8、.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生物信息     D.行为信息24.下列关于光因子对生物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在强光下小麦和玉米才能长得好B.夜间用黑光灯诱捕的蛾类对紫外线敏感C.日照时间的长短对动物的繁殖活动没有影响D.光因子决定水体中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布25.光周期影响许多动物的性行为,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