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生命有約 --現代人的生死課題 -

與生命有約 --現代人的生死課題 -

ID:12900274

大小:191.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19

與生命有約 --現代人的生死課題 -_第1页
與生命有約 --現代人的生死課題 -_第2页
與生命有約 --現代人的生死課題 -_第3页
與生命有約 --現代人的生死課題 -_第4页
與生命有約 --現代人的生死課題 -_第5页
资源描述:

《與生命有約 --現代人的生死課題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死教育:現代人的生死課題蔡明昌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現代人的處境物質生活享受、精神壓力沉重只求生存手段,忽略生命意義科技發展的過程中,人被分割與物化冷漠與激情兩種極端真假難辨的虛擬世界後現代窘境生死學的發展進路1908年之諾貝爾生物化學獎的共同得主之一,俄國生物學家ElieMetchnikoff(1845-1916),他在其1903年所出版的書“TheNatureofMan”中,首先提出“Thanatology”(死亡學)的概念1948年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著名的詩人與文學批評家艾略特(T.S.Eliot,1888-1

2、965)率先於1955年倡導:“DeathEducation”(死亡教育)與性教育是同等地重要與必要生死學的發展進路1959年,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HermanFeifel主編“TheMeaningofDeath(死亡的意義)”一書,引起社會各階層熱烈的迴響1963年,Minnesota大學首先開設正式的死亡教育課程,之後全美各大學相繼跟進。1974年7月,根據紐約時報(NewYorkTimes)報導:全美國已經有165所大學校院,開設了以“DeathandDying(死亡與臨終)”為主題的通識教育課程生死學的發

3、展進路國內生死學的研究,則是由已故知名學者傅偉勳教授自美國引進而肇其端,在其於1993年出版的大作《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一書中,他首先引介美國「死亡學」的研究與「死亡教育」的發展,並且更進一步結合「生」與「死」的探索課題,而提出「生死學」(Life-and-DeathStudies)一詞,作為新的學科名稱,不但掀起國內各界探討生死學的熱潮,更促使各大學校院相繼開設生死學相關的通識教育課程。當死神來敲門……你…準備好了嗎?什麼時候來?在哪裡?如何發生?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工地的吊車下?麻將

4、牌桌上?棺材ㄉㄟ死無ㄉㄟ老現代的Sisyphus卡繆(AlbertCamus)的《ThemythofSisyphus》:荒謬的存在自殺是唯一真切的哲學問題星期一早晨,一個男人或女人在六點半起床,上廁所,沐浴,更衣,吃早點。另一個鐘頭花在沒頭沒腦地通車上班,而他們的工作如果用澄明的眼光看來,也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如果不是可憐地只想賺那一點微薄的薪水,沒有人會去做這種事。然後,回家:沒頭沒腦地通車回到一個沒頭沒腦的夜晚,坐在一個沒頭沒腦的娛樂盒子前面,然後上床睡覺。這部連續劇重復在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上映,總共持續

5、四十年,直到此人退休,老得無法再發掘另一種較好的生活方式。星期六,他或她會設法恢復自己在另外五天耗光的精神,到了星期天,他或她會在某個親戚或朋友家裡,無聊得要死,而如果此人不太敏感,就可以享受一些沒有營養的聊天,閒扯些關於食物、天氣或是球比賽的話題。偶爾,此人會喝醉酒,來一場雲雨之歡,紓解自己奔張的荷爾蒙。此人的目標,即賺取足夠的金錢,撫養及教育下一代,讓他們能夠成長,以重複同樣愚蠢的遊戲,賺足夠的金錢,撫養及教育下一代,讓他們也能夠玩同樣愚蠢的遊戲,依此類推。(引自LouisP.Pojman,1995:Lifeand

6、Death──GrapplingwiththeMoralDilemmasofOurTime)遺囑、生前契約這不是廣告!寫遺囑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除了實務性的功能之外,遺囑與生前契約有助於幫助自己更澄明地面對人生未將「死亡」考慮在內的人生規劃、生命目標,都不夠深刻,都太膚淺!死-怕與不怕之間你常常運動嗎?你注意飲食的均衡嗎?你注重養生之道嗎?你生病時吃藥或看醫生嗎?你騎機車戴安全帽嗎?怕死不是見笑的代誌人有求生存的本能怕死是一種愛惜生命、尊重生命的表現超越並不是不怕死,而是能將死亡當成生命的一部分,用平常心來對待。

7、許多人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伴隨著死亡過程而來的痛苦!生命中的最後一程 臨終關懷KublerRose的瀕死五階段心理反應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安寧緩和醫療條例(2000/6/7三讀通過)自然死(naturedeath)安樂死(euthanasia)悲傷輔導:迷思(╳)悲傷是軟弱與無能的表現(╳)悲傷是消極、不健康、無建設性的,要盡快走出悲痛、節哀順變。(╳)時間會沖淡一切(╳)永遠無法走出悲傷的陰影(╳)換個環境,避免觸景傷情(╳)必須堅強,強忍悲痛,難過只會越陷越深(╳)事情已經發生,難過流淚無用,於事無補

8、(╳)痛苦只能由自己承擔,沒有人能幫你悲傷輔導:健康觀點悲傷歷程是治癒的過程任何重大的失落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是全人的、持續一生的經驗喪親之後造成的心理傷口,在逐漸癒合後能會留下疤痕,但卻是我們與逝者間聯繫的記號悲傷輔導:歷程一、接納失落的事實二、漸進努力走出悲傷的痛苦三、適應已無死者存在的生活環境四、把過去投入在死者的情感轉移到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