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政资金配比的实施及未来发展

高校财政资金配比的实施及未来发展

ID:12932689

大小:141.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19

高校财政资金配比的实施及未来发展_第1页
高校财政资金配比的实施及未来发展_第2页
高校财政资金配比的实施及未来发展_第3页
高校财政资金配比的实施及未来发展_第4页
高校财政资金配比的实施及未来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财政资金配比的实施及未来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校财政资金配比的实施及未来发展管理241高校财政资金配比的实施及未来发展羌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4)提要: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受诸多因素之制约,而其中资金短缺成为其中最大的困扰和难题。高校财政资金配比政策的出台正是目前国家立场上对高校积极从社会(民间)筹募资金的重要政策支持,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呈现出多重面貌与内涵。本文试图屋清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多样化问题,并将其扣合到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体系中加以理解,人、强调出文化以及认同之于社会精赠的重要意义以期勾勒出未来中国教育指赠发展之着力点。关键词:高校财政资金;配比实

2、施;未来发展中图分类号C9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4)04-0241-04高等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更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国家以及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助力。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各国因社会文化背景之不同而各有瓶颈,但资金几乎成为困扰各国教育界的首要问题。拓宽资金来源、寻找多元化教育经费的技人机制,是各国高等教育谋求发展的不二路径。高校财政资金配比政策的出台正是目前国家立场上对高校积极从社会(民间)筹募资金的重要政策支持。但在实施过程中,因各校历史渊源与综合实力之不同,呈现出多

3、重面貌与内涵。本文试图厘清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多样化问题,并将其扣合到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体系中加以理解,以期句勒出未来中国教育捐赠发展之着力点。一、问题的提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所有的私立院校和外国创办的院校均被收归国有。相应地,在财政上也匹配以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形成了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和资助办学的管理模式。这个时期,我国高校的费用资金呈现为一元化态势。1950年政务院对教育经费来源的规定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大中小学经费列入中央人民政府预算,由财政部掌管;各大行政区、省(市)管理的县立中学以上教育事业费,

4、分别列入各大行政区及省(市)预算内。;[IJ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大众化趋势日益显现,单一的政府投入实难满足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需要。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将社会力量(民间力量)引人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建立起良性而有序的引人机制,使之能够切实发挥我国教育发展的;助推器;之功效。在此问题上,国外众多知名学府早已迈出步伐,并且建立出一套符合国情与学校实际的社会捐赠架构。于此,国内亦有不少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进行了广泛而深人的介绍与探讨,并试图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就此问题在应用和实践层面的发展。却09年,高校财政资金配比政策应运而生。

5、中央财政决定:从该年起,对中央所属高校通过民政部门登记设立的基金会接受单笔金额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货币资金捐赠收人实行配比奖励补助。在资金配比奖励补助政策的激励下,我国高等教育捐赠体系己初具规模。截至2012年8月,教育部直属高校获得财政配比的捐赠项目共有11159个,所涉资金共计1088464.49万元。事实上,关于类似的配比政策,美国的马里兰州在1998-2004年间曾经实行过,美国其他州府以及新加坡、香港等地亦均有过类似尝试,收效明显。配比政策实施带来的积极作用已无需过多论述。现阶段,我们更应关心的是这一实施过程中

6、的不足之处,进行各种细枝末节的修正与完善,使其能够适应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区域高等学校的不同现实,从而真正建立起配比政策的长效机制。二、配比政策激励下的高校基金会随着中央高校配比政策的问世,各高校基金会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形式各样。希望以此吸纳更多的资金。根据;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治理及支持政策研究;课题小组对183家高校基金会成立情况的数据分析:1994年,清华大学成立第一家高校教育基金会,开启了这一事物的先锋①。但其影响范围有限。直接表现是自1994年直至2∞3年的10年间,只有9家高校基金会宣告成立,数量寥寥。甚至其中有4年属于

7、空档期。这一现状在2004年之后得以改观,高校基金会数量迅速增多,以每年近20家的速度迅速增长。2009年出台的中国高校财政资金配比政策,其中的硬件依托要求更成为高校基金会成立的不竭动力。仅2010年,就成立了38家,高校基金会呈现快增长。目前,我国约有306所大学成立了教育基金会。而为了应对;通过民政部门登记设立的基金会;这一硬性要求,几乎所有高校均在国家以及各省市的民政系统或相关领域部门登记过,以获得相关合法身份。但是,即使数量增长、身份合法,但实际境遇并没有想象中的喜人。不少高校基金会背离其设立初衷,一昧地;等与靠却从不主动

8、积极谋划如何向社会各方力量;要;。有的甚至成了所谓的;空壳基金会;。据242甘肃社会科学2014军第4期不完全统计,尽管半数以上的高校教育基金会表示每年都会制定筹款计划,但绝大多数基金会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筹资部门,筹措资金的能力相对有限。所有高校试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