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时代的中国能源战略转型.docx

低碳时代的中国能源战略转型.docx

ID:12934833

大小:17.4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9

低碳时代的中国能源战略转型.docx_第1页
低碳时代的中国能源战略转型.docx_第2页
低碳时代的中国能源战略转型.docx_第3页
低碳时代的中国能源战略转型.docx_第4页
低碳时代的中国能源战略转型.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碳时代的中国能源战略转型.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低碳时代的中国能源战略转型  能源的转型是国家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实现低碳化的、有序的能源结构是中国能源战略定位的根本。  我国的能源效率低、污染严重,在某种程度上并非由于技术力量不足,而是由于体制不合理和市场机制不完善所造成的。技术创新支持产业发展的制度性轨道缺失,使得大量高效清洁的能源技术得不到普遍采用。  能源既是“工业的粮食”甚或“现代工业的血液”,但却持续释放着巨大的外部性影响。能源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远甚于其他产业。在我国,煤炭工业、石油、火电等传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承载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近30年,

2、但也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家园。  因此,能源结构向多元化和均衡的方向发展,既是能源战略转型的核心问题,更是国民经济宏观战略朝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理性选择。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调整经济结构”列入2010年六大任务之一。  “以煤为主”的中国能源结构  资源赋存的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长期以来保持“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与1952年相比,2008年,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比重从95%下降到68.7%,石油消费由3.37%提高到18%,天然气消费由0.2%提高到3.8%,水电、核电

3、和风电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则由1.61%提高到9.5%。  能源生产结构也基本相同。其中,传统能源占取绝对比例,尤其是煤炭的生产量自2002年以来的8年间,在能源生产结构中的占比一直保持在76%左右;其次是石油,我国原油生产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基本是12%左右的水平。而在二次能源中,无论消费结构还是生产结构,基本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为主导能源。  总体上,我国的能源生产及消费呈现出“富煤、缺油、少气”,以及“新型能源短缺”的结构特征。显然,这种以低热值的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负外部性对环境影响较为重大。  中国能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

4、能源多元化的趋势目前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形:  基础能源体系形成多元发展态势  通过促进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气体能源的跨越式发展,促进能源体系由“以煤为基础”的结构特征向“煤油气并重”转化。这是“十一五”期间中国能源体系改造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实现基础能源体系多元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我国开启“气体能源”时代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目前,我国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2.6万亿立方米,预计可采储量为7-10亿立方米。同时,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丰富,是质优价廉煤层气最富资源的储备国。最新的资源勘查结果显示:我国埋深在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总量为36万亿

5、立方米,其中可采储量达10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  显然,我国已具备依托海陆气体能源的独立供给,力促气体能源跨越式发展已具有充备的资源基础和转型条件。  能源结构层次呈现低碳多元格局  建国60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稳健地实现了从“以煤为主”向“煤油气并重”的转变,同时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亦有较大幅度提升。  对比1952年的能源结构,截至2008年,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比重从95%下降到68.7%,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占比为21.8%,水电、核电和风电等清洁及可再生

6、能源的比重已接近10%。  尽管未来的能源形势仍存在种种不确定性,但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正在趋向全面多元化。  日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新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据了解,拟议中的《新能源产业规划》,要求在“十二五”规划期内,将新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目前水平提高到12%-13%左右,到2020年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达到15%。将对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和核能发电的装机目标进行大幅度调整,这将对新能源行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已初步实现产业化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和光伏能源的发展极为重要。我国现已成为太阳能电池的生产

7、大国,截至2008年底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1000MW,居世界首位。2009年太阳能电池产量已达2800MW,并且发展和利用空间仍巨大。此外,核电的振兴也成为新时期能源多元化发展的重点之一。  能源的开发形成区域多元化战略  近年来,在我国的能源开发中,不仅形成国内开发的布局多元化格局,在国际能源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投资开发战略布局的多元化态势。能源开发中的多元化,正在从由国内开发向国内外并举开发模式加速转变。  中国“油气资源短缺而相对富煤”的资源赋存现状,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石油业发展由过去“依赖国内开发,依靠国外进口”的模式必须打破,

8、特别是在石油资源越来越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今天,中国的石油行业出现了历史性的改变:“由国内开发向国内外开发并举模式加速转变”。  随着国际战略空间的不断扩大,我国已积极参与到国际能源资源市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