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弃考传递什么信号

农村孩子弃考传递什么信号

ID:12935866

大小:7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9

农村孩子弃考传递什么信号_第1页
农村孩子弃考传递什么信号_第2页
农村孩子弃考传递什么信号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村孩子弃考传递什么信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孩子弃考传递什么信号?阶层固化让农村孩子不愿跃“龙门”堂兄家的女儿突然决定放弃高考,这让堂兄急得坐卧不安,一天几个电话找人劝侄女。侄女的反应倒很平静:“上四年大学,一年得花两万多,到头来工作还是不好找,不如现在出去打工。”侄女说,在她就读的乡镇高中,升学率低,上好大学难,弃考的同学屡见不鲜,“除非你考上一线名校,否则念书的路也不平坦。”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我们从小认定的道理,然而在侄女这代人眼中,这条路越来越难。过去10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大,但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却逐年下降。北大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降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也仅占17%。不

2、少农村学子放弃高考,其他的向上通道越来越窄。农村孩子不愿跃“龙门”,症结在于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竞争不公平。农村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年,教育投入越来越给力,但教育嫌贫爱富的现象依然存在,越是大城市,越是名校,投入越多,动辄花上亿元建设超级中学,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学校。而农村学校,却成了被忽略的大多数,不少孩子仍在危房里上课,农村孩子入学率、升学率和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市。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再加上一些招生制度的影响,农村孩子难跟城里孩子比拼,失去了上更好大学的机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农村孩子弃考传递出一个信号:底层上升通道受阻,社

3、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贫穷将会代际传递,一代穷世代穷。推进城镇化重点是人口城镇化,阶层固化阻碍了农民变市民,将给经济社会转型带来冲突和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平等机会,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城乡教育不均衡,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破除制度篱笆。首先要打破教育城乡分割格局,推进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城乡学校资源均衡化;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让教育资源从“高地”流向“洼地”,缩小教育的地区差距;加大帮困力度,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保障弱势群体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令人欣慰的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各项改革正在推进:从去年

4、多地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到扶贫定向招生,再到今年在高考前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这些举措让人们看到中央“加强农村教育”的决心。补齐农村教育“短板”,非一日之功。只要多走一小步,就能让农村学子重燃希望,社会就能前进一大步。“上升通道受阻”源于“下沉渠道不畅”对于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的人,不论他是官员还是富豪,都应该严格依法惩处,让他们“沉下去”其实,“底层上升通道受阻”,它的另外一面就是“上层下沉渠道不畅”。一个流动正常、公平竞争的社会,其上下阶层间必然是有升有降,底层的优秀人士有充足的机会往上走,而出身上层的人若是不思进取或者能力不行,那也将自然下

5、沉,这样才能给底层上升腾出位置、疏通管道,也才能体现整个社会都是公平竞争,人们不论出身差异,都处于同样的起跑线上,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才能赢得机会,整个社会也才会因此展露出蓬勃活力。但就当前而言,“上层下沉渠道不畅”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相对上层的人凭借自己掌握到的权力和财富等,千方百计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阻挠改革,甚至不惜枉法徇私。他们不仅帮助自己的子女后代攫取了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也在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各方面抢占优质资源,利用各种手段让自己的子女后代能够从事最好的职业、占据最好的位置,防止向下沉淀。哪怕他们的子女后代品德存在严重缺陷、能力素质明显不足,也能轻松赚钱

6、、火箭提拔、抢占要津,堵塞了底层优秀人才的上升通道。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需要尽可能多地给底层更多扶助,如在教育方面加大对农村基层的投入,等等。但与此同时,还必须着力解决“上层下沉渠道不畅”的问题。比如,应该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征收遗产税等手段,促使富裕阶层把他们掌握的更多财富资源让出来,他们的子女也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才能创建事业,从而给底层优秀人才以更多机会。应进一步改革完善人事制度,让公务员群体有进有出;要使企事业单位招聘、公务员录用、官员选拔等程序更加公开透明、公正公平,防止有人凭借父辈关系搞不正当竞争。对于那些敢于枉法徇私、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的人,不论他是官

7、员还是富豪,都应该严格依法惩处,让他们“沉下去”。要坚决破除既得利益者的不当干扰阻挠,深化各领域的改革,促进社会资源的公正公平分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阶层固化和贫困的代际传递,使整个社会因公平竞争而形成能上能下、整体向上的良性机制,从而更加稳定和谐、更加充满活力。为农村孩子“打通”上升渠道在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的《琵琶记》中有这样一句唱词:“朝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意思是,年轻时的书生经过进取,学有所成,年长时考取功名,朝拜天子,鼓励人们勤学进取,即使是农民的儿子,也有朝拜天子的机会。“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