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对王维的影响浅谈

禅对王维的影响浅谈

ID:12955874

大小:3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9

禅对王维的影响浅谈_第1页
禅对王维的影响浅谈_第2页
禅对王维的影响浅谈_第3页
禅对王维的影响浅谈_第4页
禅对王维的影响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禅对王维的影响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7)一、禅宗的创立及其理论………………………………………………(7)(一)禅宗的建立与发展………………………………………………(7)(二)禅宗的理论要旨………………………………………………(7)二、王维对禅宗的接受及其人生态度的改变………………………(8)(一)少年轻狂…………………………………………………(8)(二)仕途失意………………………………………………(8)(三)中年丧妻……………………………………………………(8)(四)九龄被贬………

2、……………………………………………(9)(五)天宝危机安史之乱………………………………………(9)三、禅对王维诗歌的影响…………………………………………………(9)(一)“青”、“白”等冷色调的应用………………………………………(10)(二)“静寂”的审美意象………………………………………………8(10)(三)诗歌的“空灵”风格………………………………………………(11)注释………………………………………………………………………(12)参考文献…………………………………………………………………(12)英文摘要

3、、关键词………………………………………………………(13)禅对王维的影响浅谈【摘要】王维作为盛唐诗人,是深受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影响。虽然王维初登官场时是有着非常积极的入世思想,并也非常渴望建立一番功业,但随着他早年的仕途失意、中年的丧妻之痛、还有九龄被贬、安史之乱后,诗人是深受打击的,他就接受了自小就受到家庭所影响的佛学,而后更是接受了中国化的佛教终极产物——禅学。受禅的影响,他的人生态度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年轻时的雄伟抱负慢慢的被淡化,最初的积极思想也最终转变为消极。佛家“空“的思想最后成为了他人生的主导思想。王维是一位诗人,因此他的诗歌也是深受着禅学的思想。王维深谙禅家的“

4、不二法门”、“色空相即”三昧,所以他在诗歌的创作各个方面中都受到禅学的影响,在他的诗歌中就表现在他诗中的“青”、“白”等冷色调的使用、“静寂”的审美意象的追求、空灵风格的展现。由于王维与禅的关系,他被同时代的友人称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而他对佛学的推崇又使他获得里“诗佛”的美名。【关键词】王维禅人生态度诗歌风格盛唐是我国大发展的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都居我国历代之首,尤其是在诗歌方面更是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度,历朝历代都不能超越。与此同时,佛教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唐代已经产生了禅宗,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最终产物。而此时的禅宗也开始影响着士大夫的思想、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士大夫中

5、的一员,王维也是深受着禅宗的影响,在禅宗的影响下他的诗名业已“首冠一时”(唐窦泉《述书赋》窦蒙注)。一禅宗的创立及其理论“禅宗在唐代创立并兴盛,成为了佛教在我国发展的终极产物①。”禅宗在经过达摩祖师、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的世代相传,终于把禅宗在中国的佛教史上发扬光大了。而六祖慧能的出现才是代表着禅宗的真正的建立并大放光彩。其所作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惹尘埃?”8这首偈表明了禅宗顿悟见性的根本思想。从根本上更能表现佛法大旨,因此说禅宗在六祖时真正建立并发展了,随着禅宗的发展有分化为了沩养、临济等多个宗派,这是后话。禅宗的基本教义是“教外别传

6、,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禅宗的主要理论包括:顿悟成佛,不立文字,无念无宗等等。顿悟成佛主要是指无论人们身份如何,只要一念悟时,即见佛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立地成佛了。《坛经》中说“故知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即悟”。《坛经》又云“闻其顿教,不假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这些也就说明了“顿悟”的理论。“不立文字”因其是禅宗教义之一,因此对他的评价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在这里我借鉴张晶老师的说法“‘不立文字’主要是突破语言外壳的抽象功能②”。“无念无宗”主要是指要人们排除一切杂念、俗欲,这一点与“顿悟成佛”的理论很接近了。同样是为了悟禅,《坛经》中

7、有“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二王维对禅宗的接受及其人生态度的转变禅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心灵的存在方式。王维在经历的挫折、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使他产生了逃离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他接受了禅学。首先禅学使他获得了精神安慰,其次“禅空”的思想也使自己的行为有了解脱。总之,因现实的无奈,诗人接受了禅学;而又因为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