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滨江地区城市设计-导则

江北滨江地区城市设计-导则

ID:12960836

大小:7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9

江北滨江地区城市设计-导则_第1页
江北滨江地区城市设计-导则_第2页
江北滨江地区城市设计-导则_第3页
江北滨江地区城市设计-导则_第4页
江北滨江地区城市设计-导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北滨江地区城市设计-导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簇群生长滨江绿城——重庆市江北区滨江地段山地城市设计重庆市江北区滨江地段山地城市设计导则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总体形态控制第三章城市设计要素控制第四章实施政策控制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结合重庆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突出地方特色,保护和加强城市格局,延续城市肌理,强化城市空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塑造具有鲜明山城、江城风貌的城市滨江地区形象,同时为规划管理部门提供实施城市形象管理的依据,特制订本导则。第二条城市设计依据1.2.1《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2.2《重庆北部城区分区规划》

2、(1997)1.2.3《重庆市江北区滨江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1.2.4《重庆市综合交通规划》(2003年中间成果)1.2.5《重庆市江北区滨江地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方案汇总》(2002年)第三条本导则是重庆市江北区滨江地段城市设计的控制性策略和指导性条文,包含城市设计控制要点和相关实施政策,规划范围内各类城市建设活动、规划设计、项目开发、项目策划、设计竞标等均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和要求。第四条本导则涉及的指标是依据国家和重庆市有关法规、规范和规定,结合重庆市江北区滨江地段的实际情况和今后发

3、展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均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的有关规定。第五条功能定位11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2004年04月簇群生长滨江绿城——重庆市江北区滨江地段山地城市设计本规划区通过土地资源的置换和更新,形成以中高档住宅建设为主,以滨江休闲活动为特色,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滨江发展区,充分展示重庆城市风貌。第六条城市设计主题本区域的城市设计应突出和强化“城、水、山、绿”四个主题,充分利用江北滨江地段特有的景观资源和土地资源,通过城市设计提升区域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品质,塑造出一个充满生机、环境幽

4、雅、形象突出的城市滨江拓展区。1.6.1以“城”为主题,利用土地区位价值,突出现代城市建筑景观,发掘城市的场所个性和特点,延续历史地段的文脉肌理。1.6.2以“水”为主题,强化嘉陵江在城市景观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利用江面的曲折盘旋,组织多维视线景观,加强滨江地段空的整体性、连续性和序列感,增加亲水岸线。1.6.3以“山”为主题,保持山地城市风貌,体现山地建筑与环境交融的关系,营建现代山水园林城区。1.6.4以“绿”为主题,延续和加强数条垂直于嘉陵江的冲沟走廊、道路绿地、防护绿带的连结作用,结合滨江绿

5、化景观带,形成序列性、开放性、网络化的绿地系统,构筑簇群城市格局。第七条城市设计原则1.7.1整体性原则——注重整体上把握城市功能、城市交通、城市景观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使江北滨江地段与江北城、渝中半岛、观音桥地区、沙坪坝地区有机融合,共同构建重庆城市新形象。1.7.2自然性原则——从保护和营造生态环境的高度,尊重重庆山地城市的自然环境,在充分利用现有绿地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簇群式开发建设模式,合理分配空间,整合用地结构,逐渐建成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城区。1.7.3特色与创新原则——在环境景观大协调的前提

6、下,注重发掘和强化江北滨江地段“山缓”、“水曲”、“城密”的地缘特征,挖掘创新,在“两江四岸”的景观格局中彰显自身特色。1.7.4适应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充分结合区域的现状条件,分析相关规划成果,承优弃劣,综合协调,站在城市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多方的统一。第二章城市总体形态控制第八条城市设计范围本次城市设计范围东起黄花园大桥,西至石门大桥的沿江地段,岸线总长9300米,纵深200米到2000米不等,地段覆盖面积约7平方公里。第九条结构整合确定江北滨江地段的建设格局为“两轴、四片、七段”的带状簇群式空

7、间结构,定性为城市中心区周边的拓展区。2.9.1“两轴”11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2004年04月簇群生长滨江绿城——重庆市江北区滨江地段山地城市设计强化嘉滨路城市交通性道路特征,突出时代感和现代气息,展示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形成黄花园大桥——嘉陵江大桥及渝澳大桥——嘉华大桥——红岩村大桥——石门大桥的城市滨江景观轴线。保持和延续嘉滨路北侧区内干道的综合功能,突出其生活氛围,成为另一条平行于嘉滨路的城市景观轴线。2.9.2“四片”利用六座嘉陵江桥梁的分隔作用,结合区域场地特性形成四处不同风貌

8、特征的区域:黄花园大桥——嘉陵江大桥及渝澳大桥区域、嘉陵江大桥及渝澳大桥——嘉华大桥区域、嘉华大桥——红岩村大桥区域、红岩村大桥——石门大桥区域。2.9.3“七段”结合垂直于嘉陵江的多处绿带分隔,进行山、水、城空间的优化,沿江形成七个组团,由西向东分别是花红梁组团、天原组团、猫儿石组团、大坪村组团、董家溪组团、陈家馆组团和肖家坪组团。规划组团之间有较成规模的绿色开敞空间分隔,绿色空间结合自然地形的冲沟谷地设计。第十条土地利用用地功能布局在总体结构的基础上展开,充分结合基地周边的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