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固定资产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ID:12976121

大小:244.00 KB

页数:164页

时间:2018-07-20

固定资产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例_第1页
固定资产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例_第2页
固定资产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例_第3页
固定资产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例_第4页
固定资产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固定资产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固定资产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例1、相关定义1.1、相关概念界定校本“校本”是外来词,是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从西方教育文献中引进的一个名词。”校本”的英文表达是”school-based”,但也可以活用为“school-centered”(以学校为中心)、”school-site”(以学校为场所)、“school-focused”(以学校为焦点)。这些术语大多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掀起的教育重建运动而产生的,它们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背景

2、下的产物。西方”校本”含义的不确定,为我们把握”校本”带来了困难的同时,也减少了我们对理解”校本”的一些思维定势,多了几分视野的开阔。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廖哲勋指出:”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①李昌官认为,校本课程有两层含义:第一,使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

3、、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与社区的特点和需要;第二,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教师和家长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具有选择性的课程。②笔者认为,校本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教育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优势,以教师为主体,对现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课程多样化,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

4、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外来词,其英文表达是”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或”Site-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缩写为“SBCD”,这是一个动态意义上的概念,专家、学者对校本课程开发存在不同的理解。1973年,菲吕马克(Furumark,A.M.)和麦克米伦(McMullen,I.)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首先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菲吕马克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如:教

5、师、行政人员、学生和家长,为了改善学校的教育成效,所计划、实施的各种活动。麦克米伦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开发工作大多依赖学校职5员和学校现有资源。①科恩(Cohen,1985)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是指学校少数人员,如校长、部分教师开发课程文本或成品;广义上,是指学校所有成员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员等共同参与课程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等全部工作。②马什(C.Marsh,1990)认为,作为中央集权化教育对立面的象征,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强调教育(课程)

6、决策权下放、”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的课程开发口号,是一种重视师生共享决定、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教育哲学,也是一门需课程领导组织变革的技术。③我国台湾学者黄政杰(1985)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背景,通过中央、地方与学校权利责任的再分配,赋予学校人员权责;由学校教育人员结合校内外资源与人力,主动进行学校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④张嘉育(1999)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存在的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成员如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社区人员主导,所进行的课

7、程开发过程与结果。⑤崔允漷(2000)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通过与校外力量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在校内实施,并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⑥徐玉珍(2001)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的,它以国家与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在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外校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以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

8、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课程改革过程。⑦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对学生的教育需要进行正确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与社区的优势资源,通过与校外力量合作,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持续的、生态的课程改革过程。听力障碍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制定《残疾标准》,当时把听力障6碍(hearingimpairment)称为听力残疾,对听力残疾的界定为,因听觉系统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或者损失,而导致听觉功能减退,进而造成言语交往困难,也称为听力障碍、听力损失(hea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