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1

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1

ID:12981526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0

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1_第1页
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1_第2页
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1_第3页
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1_第4页
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知识梳理】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莲,花之君

2、子者也。(《爱莲说》)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

3、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赤壁之战》)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4、(《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送东阳马生序》)2.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

5、操何)(《鸿门宴》)  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鸿门宴》)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师说》)  唯利是图(图利)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省略宾语。有动

6、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鸿门宴》)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许多特征。最重要的特征是名词后面还有名词或者名词短语,这个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就是活用动词的宾语。如:(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

7、间,无日而非可死。(《<指南录>后序》)"臣,海安、如皋"都是宾语,"私、道"原本是名词,现在都活用成了动词。  如果没有宾语,就看一个名词前面是不是有"已、乃"等状语,如果有状语,这个名词也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  (2)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促织》)  "乃、细"都是状语,于是原本是名词的"前、疏"都活用成了动词。  如果一个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那么这个名词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如:  (1)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2)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

8、之,左右皆靡。(《廉颇蔺相如列传》)  "鼓""刃"前面有"能、欲",都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了。2.名词做状语  名词一般是不能做状语的,做了状语就意味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