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183;1994-200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doc

&amp#183;1994-200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doc

ID:12992722

大小:19.6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amp#183;1994-200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doc_第1页
&amp#183;1994-200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doc_第2页
&amp#183;1994-200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doc_第3页
&amp#183;1994-200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amp#183;1994-200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994-200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1994-200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11、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3分)(1994年高考题) 菊花元缜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11.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的一项是(D)(3分)(1995年高考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0-11题。(1996年高考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10.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

3、的一项是(D)(3分)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11、关于这首员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

4、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0-11题。(1997年高考题)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题君山[注]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0.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B)(3分)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5、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平风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11、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D)(3分) A.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

6、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1998年高考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4、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B)(3分)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

7、思是僻静的居处。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于此。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1999年高考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