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短跑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途径

浅谈短跑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途径

ID:12998287

大小:2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0

浅谈短跑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途径_第1页
浅谈短跑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途径_第2页
浅谈短跑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途径_第3页
浅谈短跑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途径_第4页
浅谈短跑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短跑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短跑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途径在比赛项目中离不开力量训练,在田径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爆发力的训练是重点。短跑运动员只有具有良好的爆发力素质,才能发挥出快速的运动方式所需要的巨大力量,从而在比赛当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我们在日常的运动训练与教学中,就应当不断地寻找发展爆发力的各种有效手段。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几种训练方法的分析,发展运动员爆发力的途径,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希望能为短跑项目的教练员与运动员在训练中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 发展短跑运动员爆发力的不同训练组合的比较   1、徒手快速练习与中小负荷力量练习的结合训练不能很好地发展爆发力  徒手快速练习与中小负荷力量练

2、习对发展爆发力的作用不会超过大负荷力量练习的作用。其原因在于进行中小负荷力量练习或徒手运动时,运动员的肌纤维并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只有很小一部分兴奋性比较高的肌纤维参加工作,但仍然有很多肌纤维都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本体感受性的反馈调节能使肢体的肌纤维精确地按照外界阻力的大小进行应答性收缩。因为在中小负荷力量练习或徒手练习时阻力小,动力也就小,。所以在训练时阻力的大小才是提高动作速度的重要因素。    2、大负荷练习后立刻对爆发力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最大负荷用力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发出强而集中的高频冲动。这种冲动不仅可以使兴奋性比较高的慢肌纤维活跃起来,而且可使兴奋性较低的某些快肌纤维

3、参加工作,从而使用力肢体绝大部分的肌纤维参加工作,为爆发用力准备了强大的动力能源。虽然在最大负荷力量练习中快速的动作速度并没有在练习中表现出来,但练习后立刻对爆发力进行测试,却发现有较快的动作速度和较好的爆发力效果。但是由于最大负荷用力时在大脑皮质产生的痕迹效应没有完全消失,爆发力在测试时的负荷虽然比较小,但用力肢体仍然能保持绝大多数的肌纤维参与到工作中。快肌纤维参加工作的比例和动力—阻力比值大大超过中小负荷练习和徒手练习后的肌肉工作状态。因此,大负荷练习后,便会产生比中小负荷及徒手练习更好的爆发力训练效果。    3、最大负荷与最大速度相结合的力量练习是发挥爆发力的最佳组合大负荷

4、力量训练虽然比中小负荷和徒手练习的效果要好,但是不是训练的最好方法,因为它不能很好的发展爆发力。在练习中要产生很快的练习速度,就不能存在大负荷力量练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练习中,运用大负荷练习,不仅影响爆发力的提升,还会影响发力速度,造成慢发力动力。所以我们要学会才用最大负荷练习与最快速度相结合的练习方法,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在一组200公斤深蹲或半蹲的最大负荷力量练习后,紧接着进行一到几次的30米冲刺跑,会使人产生一种非常轻松快速的感觉,并在轻负荷练习中获得比一般徒手练习更加快的动作速度,我们称此速度为超快速度。根据爆发力的生理机制,最大负荷+最快速度的爆发力组合练习会产生最

5、佳效果。最大负荷力量练习的主要作用是:接通所有通往主要的运动神经的路;造成运动中枢最佳的兴奋状态;使尽可能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从而让人体具备更强大的爆发力能源。而轻负荷快速运动的作用则是将前者运动起来的神经和肌肉势能转变成爆发用力的动能,无论任何那种单一的练习都到达到不了预期的效果。由此可见,最大负荷练习和轻负荷快速练习在爆发力组合方法中是缺一不可的。那么如果缺少轻负荷快速练习,最大负荷练习所造成的爆发力能源是不会产生的,爆发用力时想快也快不起来,在大负荷练习后没有轻负荷快速运动,其爆发势能再大也不会转变成快的爆发力能源,也无法构成快速爆发力的动力类型。通过对不同训练组合的比较,我

6、们得出的结论是:“大负荷力量练习对发展瞬间的爆发力比中小负荷要好;任何一种单一练习都不能很好地发展爆发力,最大负荷+最大速度组合练习方法才是爆发力练习的最佳方法;“最大负荷+最大速度组合练习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动员肌力贮备并以最短的时间释放出来是理想的爆发力训练组合方法”[4]。   二. 发展短跑运动员爆发力的三大要素    1、增强肌肉的收缩力量   发展爆发力的首要途径是增强肌肉的力量。通过力量训练的方法,不断增加肌肉的负荷,促使肌肉组织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从而使肌肉的绝对力量得到提高。要对肌肉施加很大的刺激才能发展肌肉力量。这种刺激主要体现在力量训练时的负荷和重复次数上。一

7、般采用负荷大(运动员最大力量的70%以上)、次数少(每组练习重复次数在10次以下)、组数多(每一练习在6-8组左右)的方法,对提高肌肉收缩力量具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这类练习强度大,身体容易疲劳,因此训练过后必须有足够的恢复时间。随着力量的不断提高,再适当增加负荷,使肌肉始终处于刺激到适应又到加大刺激最后再适应的变化过程。   另外,在做练习时要控制做动作的速度,不可以太快。因为提高肌肉收缩力的必要条件是肌纤维所受到刺激的强弱。收缩能力较慢的肌肉能使肌纤维承受较大的张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