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语言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范本)

农业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语言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范本)

ID:13005934

大小:37.4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0

农业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语言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范本)_第1页
农业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语言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范本)_第2页
农业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语言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范本)_第3页
农业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语言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范本)_第4页
农业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语言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范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语言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范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业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语言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农业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语言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内容简介:农业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语言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软件产业是最具前景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旺盛。江西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老牌高等农业院校,为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于201X年成立软件学院,开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农业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语言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软件产业是最具前景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旺盛。江西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老牌高等农业院校,为适应产业发

2、展的需要,于201X年成立软件学院,开设软件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学院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学院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基础并重,将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理念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其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然而校内环节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接受基地实训之前奠定一个良好的实践能力基础,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一、教学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的分析学院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培养,第四年

3、在实训基地培养。因此学生理论实践能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校内三年的培养环节。我院学生在校内接受教育主要有两个阶段:①基础知识、专业基础教育。实践教育形式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训。②专业知识和技术教育。实践教育形式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校内项目开发实践能力训练。在专业知识和技术教育阶段,学院按照软件开发、网络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和嵌入式系统软件4个专业方向展开教学,每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均超过30%,且在大二暑期设置3周的校内专业实训。尽管在课程及课程的课时设置上充分考虑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丰富实战经验的实验课程教师。学院建院较晚,师资队伍相对较年轻,从学历角度看,绝大部分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的专业理论基础也非常扎实。但是由于大部分年轻老师缺乏教学经验和软件项目开发实战经历,在实验课堂上,尤其是语言类课程,如Java、Jsp等,不能系统地引导学生有效地完成实验内容,更无法吸引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实验中去,达不到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相反地还会使部分同学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其进一步混课、逃课。当然,在引进新的师资时,学院也非常看重教师的软件工程实践经历和经验,部分老师刚进来时也确实有较强的

5、软件开发能力,但是由于在学校整个评价机制和职称评审机制中,对教师教学仅有量的考核,更多的是注重对教师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的考核,故很多年轻老师在这种现实压力下,会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术科研领域,由于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久而久之,原有的实战知识、经验也慢慢落后,甚至被淘汰了。学院生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省属农业院校,生源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劣势。由于观念的影响,部分家长和学生会避开报考农业院校。而且软件工程专业相对其他专业学费要高不少,有些基础较好想读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可能由于家庭经济压力也可能会放弃自己的理想。迫于招生的现实压力,学院软

6、件工程专业所招学生的录取分数较其他院校同类专业要低一个档次,这直接影响到所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基础的水平。这样一种现实因素,自然地,对老师以及学生本身都提出了一种更高的要求。二、语言类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与完善从第1小节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我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制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瓶颈有两个:一是生源质量,一是实验课程的师资力量。为了提高生源质量,学院乃至学校都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宣传学院办学模式的优势、宣传历届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及较高的就业质量。同时也对优秀新生实施奖励措施。这些努力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是很明显。较高的学费短时间

7、内仍然是很多贫困家庭首要考虑的因素,而对农业院校认识上的主观偏差也很难短时间内纠正过来。因此生源质量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而需要靠不断地提高办学质量,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吸引学生。针对校内实验课程的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学院从实际出发,切实提出了一种可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1.将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校内课程进行梳理,将语言类课程单独列出。从新生入学到学生离校去实训基地,语言类课程占了相当的比重。按照不同培养方向,设置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课程体系。如学院的JAVA开发方向,先后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培养程序设计的基本思维和理念,Visu

8、alC++,进一步激发学生软件开发的兴趣,JAVA程序设计基础、JSP程序设计、大型数据库技术等,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这些语言实践类课程在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单独列出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