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ID:13040464

大小:8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0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_第1页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_第2页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_第3页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_第4页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分类鉴赏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学习,我们把古代诗歌按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送别怀远诗、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一、山水田园诗鉴赏必备知识1、山水田园诗的产生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李白、杜甫、苏轼、杨万里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2、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2、山水田园诗的特点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或寄情山水,或归隐田园,或寓理于景。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常表达这样的感情:对远离尘俗的大自然的喜爱,对悠然自得纯洁质朴的农村生活的向往,或对官场仕途的厌恶、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3、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①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归(退)隐田园 闲适恬淡 悠然自得②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白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反衬③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丽洗练晓畅明白通俗易懂④意境特点——细腻:空寂、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素雅、优美繁复

3、:绚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明丽、明快4、山水田园诗的阅读方法、步骤(其他诗歌的理解鉴赏思路都是相同的)总的说来,要弄清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表现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具体说:①从题目入手,整体把握。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全诗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全诗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从标题出发,抓住意象特点,(有小注的要结合小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②分析意象特点,深入感受氛围、意境,体会作者情感。③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弄清写作背景,做到深入理解、准确把握。④揣摩词句、语言的妙处,赏析表达技巧。二、典型题例说: 

4、              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赏析】1、理解诗意: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横斜。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观赏菊花好啦!2、意境特点:通过描写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等,构成一幅清新恬淡、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通过宾主的欢笑和把酒话桑麻,描写了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具”“邀”“待”“还来”也表现

5、了故人相待的热情,作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3、思想感情:通过写清新恬静的田园景物和田家生活的简朴亲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朋友间亲切、真挚、深厚的情谊。4、表现手法:质朴自然,平淡清新。 咏物言志诗一、咏物言志诗鉴赏必备知识1、咏物诗的产生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咏物诗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2、咏物诗的特点:①  题目特点:以物

6、象为题,如:咏(题、赠、赞)+物象,物象+吟②  所咏的对象:常常是动物(蝉、马、牛、画眉鸟、蝉、蜂)、植物(,松、竹、梅、菊、柳)以及其他事物(石灰吟)。③  既然咏物,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形态的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及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仅仅拘泥于物。④  整体构思和表现手法:常常以物自喻,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⑤  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3、咏物诗的阅读方法、步骤:①“读清”全诗,理解诗意。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

7、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②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③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体味感情时做到“不即不离”。④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分析诗的写作技巧。二、典型题例说: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作者简介: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赏析】1、 理解诗句:小松刚出土的时候,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可现在人们渐渐感觉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人们不知道那高耸入云的松木,也是从这小松

8、树长大发展而来的,直到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