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指导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指导

ID:46684655

大小:9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26

上传者:U-7604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指导_第1页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指导_第2页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指导_第3页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指导_第4页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第一节写景抒情诗的鉴赏一,把握形彖的特征和寓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洱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丁荻花”,”秋”三个意彖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述通过这三个意彖特有的属性濱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I韦I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彖诱发想彖,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二,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口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三,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岀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四,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岀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第二节咏物言志诗的鉴赏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來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鉴赏可从以卜•几方血入手: 一,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Z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女「本以髙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下而四句则直抒胸臆.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尾联又把口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作者是怀着祟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二,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为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來.当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诗人明确意识的寄托•但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在读解时要细加领悟的.女「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李贺《南国十三首》)这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在昌谷家屮所作.诗屮第一,二句是写新花开,三,四句则写暮春花落,通篇把花人格化.花开时像越女那双水灵灵的眼神和那副白里透红的漂亮的脸蛋,美不胜收•可是好景不长,一到日暮(暮春)百花凋零,落红满径•”可怜“乃惜花伤春Z情,也是诗人自伤自悼Z词•末句则用拟人的手法写落花身不由已的时候的状态•从表面上看”嫁与东风”是口愿,”不用媒”证明了这一点•其实娇花又何尝愿意离开枝头.”嫁与东风”虽”不用媒”,仍是不口主的事情.花盛开时未嫁,而花凋零时始嫁侧培增惆怅.其实,这是一种悲剧的气氛,却从欣喜的情调来写它•似乎反常,又合乎诗中旨趣之道.联系诗人当时的境况,诗人才不过二十多岁,正当风华正茂,却不被当局所用,怀才不遇,口生口灭,不胜悲凄•细味此情,便知诗人写此诗的良苦用心.三,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血烘托等. 第三节怀古咏史诗的鉴赏一,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耍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二,耍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Z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洲,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一一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一一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三,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屮•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來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來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了,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和杰作.四,分析写法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第四节即事感怀诗的鉴赏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一,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这类诗用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鉴赏这类作品,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例如同是怀乡思亲:杜甫的《月夜》是在战乱离散,月夜冷清的悄景中思念妻子;李煜的《浪淘沙令》是在国破身囚,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 国.朱弁的《春阴》是在被拘塞北,春寒阴冷的环境中盼望返乡.出此引发的感慨的事出不一样,诗人抒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二,赏析“事“与”怀啲结合.李口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芦满城飞扬,再写故园Z思深浓,”事”与”怀”结合紧密,自然熨帖.三,体味诗人所抒之”怀”的深挚感人.特别是思乡,念亲,怀友,离别之佳作,其情必感人至深,绝不矫情造作•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一首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一首抒怀诗,诗人于吟咏寻常的事情Z中,潜伏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表面看来,这首诗是写”他乡遇故知”,字里行间好似洋溢着一种”喜”情.然而诗人却在这”喜”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忧”一一一种感时伤世,忧国忧民Z情.前两句是当年上流社会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回忆•后两句是说四十多年后,这两位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和艺术家又在流落长沙时不期而遇,不胜感慨.短短的四句,时间跨度四十多年,何等概括•这两句不仅点明了重逢的时节,而且是乐景写哀,”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吐与潦倒身世的有力反衬;卜•句”落花时节”则另有寄托:国势口衰,盛年已过,流水落花,好景难再,不禁凄然相问,潸然泪下.诗中从”闻”到”逢”之间,历尽数十年的世事沧桑,人生坎坷,未从正面涉及一字,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身世,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世运之沉乱,年华Z盛衰,彼此Z凄凉,俱在其屮.第五节边塞诗征战诗的鉴赏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征战诗最能体现国运的兴衰•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如”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广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冋・”(王翰广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丁•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鋸出來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己先斑或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 二,注意区别各口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征战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屮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因此,我们在鉴赏要注意区别.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也是异彩纷呈.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题作《闺怨》,有”怨”必有”愁”•诗的开头却出具不意地从题意的反面入手,独劈蹊径,以退为进用反说起笔,说这位与丈夫阔别,独处深闺的少妇,似乎已经习惯了躲在这与世隔绝的封闭式的小圈子里,反而精神麻痹,已”不知愁”了•当她”春日凝妆上翠楼”Z后「忽见陌上杨柳色”,明显地感到了良辰美景的巨大诱惑力,触景生情,油然而生岀青春难再,红颜易年的闺怨之情:悔不该让夫从军以求功名,却辜负了这番良辰美景•一个”悔”字道出了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洗说春色撩拔得少妇春心荡漾而”不知愁”,以乐景起笔仮衬出愁怨,以反起强化题旨,使得行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更令醒目•总之,这首诗不说别而别情自露,不言愁而愁绪倍增,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手法.一,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T歌行T引T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一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1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1词,乂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Z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F阙,下片. %1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朵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了,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1.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口然.%1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1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1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1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二,古代诗歌的发展历史1•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百”.《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小的精华部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2•在战国时期,岀现了屮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离骚》是具代表作.《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其作品还有《九歌》(九为虚数,共十一篇),《天问》,《九章》(九为实指)等.2.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为乐府诗.乐府,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汉乐府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 性•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现存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它与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木兰辞》选自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4•魏晋时期,文人五言诗开始兴盛.其代表是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晋朝的陶渊明.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被诗论家称为”出园诗人”或”隐逸诗人“.《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的代表,标志着五言诗由产生发展到最终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言,比兴手法形成独特的含蓄的风格,对后世的抒情诗有直接的影响.5.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李白,杜甫分别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唐诗的”双子星座”•李白有”诗仙”美称,其诗清新飘逸•杜甫有”诗圣”Z称,其诗沉郁顿挫,有“诗史”Z称,如“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白居易是唐朝的又一著名诗人,号香山居士,其文学主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I他是新乐府运动的侣导者.唐代的著名诗派有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寒诗派•山水田园诗派以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其特征•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边寒诗派其作品多描写塞外奇开风光,抒写将士乐观豪边精神及在征戎生活中的复朵矛盾情感.诗风奔放昂扬.代表作家高(适)岑(参).6.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宋代的词从风格上看,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是辛(弃疾)苏(轼);婉约派的代表是姜傻)柳(永),李清照.7.元曲,包括散曲和朵剧•散曲是金,元两代兴起,1+r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与词相近,较为口曲,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用一曲,套数则合一个曲调屮许多曲子为一套.套数也叫套曲,是戏曲或散曲屮连贯成套的曲子•它少则两曲,多则二十曲,没有定数限制•每一套数都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指导【古代诗歌按内容分类】1、怀人思乡诗2、赠友送别诗3、边塞征战诗4、田园山水诗5、咏史怀古诗6、托物言志诗7、忧国伤时诗8、建功报国诗9、人生际遇诗10、闲适隐逸诗11、生活杂感诗12:、即景抒情诗 【“怀人思乡诗”的特点与鉴赏】“怀人思乡诗"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怀人思乡诗”特有的一些意象: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等“怀人思乡诗"抒写的主要情感包括:思念、离愁、哀怨、厌恶战争、渴望团聚。“怀人思乡诗"抒写情感的方式:借景抒情、谊染烘托、虚实结合等。【鉴赏示例1】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试从“景”与“情”的关系进行分析。2、历来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Z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参考答案】答1:“危楼二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冃必远。“伫倚二则见岀主人公凭栏Z久与怀想Z深。“伫倚”的结杲却是“春愁二即怀远盼归Z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出,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草色烟光”Z景却与“无言谁会"之情结为一体,徒口凭栏、希望成空。答2:(1)从“不悔"入手结合全词分析坚贞(执着、挚诚等),意合即可;(2)从“憔悴”入手,扌「春愁”分析“愁绪(思归、思念等),意合即可。【“赠友送别诗”的特点与鉴赏】赠友送别诗是古诗词屮的一个大类。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数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尤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互赠,以表达离愁别绪。这类诗歌人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彖、联想塑造形彖。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说情景,或带思慕之情;第四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赠友送别诗的特征:文字特征:一般会出现“送"、“别”、“赠”等字样。意象特征:一般会出现与送别相关的“杨柳J“行舟”、“劳歌”等词语;情感特征:表达的是离别时的不舍和伤感,别后的孤寂和思念以及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以物喻人,或是心理刻画。【鉴赏示例1】 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什么感情?2、诗屮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答1:不是同一时间,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作者这样处理是为了强化送别的感伤,酒醒以后,才意识到朋友已经离得很远,倍感凄凉孤寂。答2:前者描写红叶青山的美景是乐景衬哀情,反面衬托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正面衬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高考试题1—2006湖南】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参考答案】①答: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②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來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來表现思念之切。【“边塞征战诗”的特点与鉴赏】边塞征战诗的特征:意彖特征:一般会出现与送别相关的“塞下J“边城J“烽火”、“羌笛”、“关iir“月”、“大漠”等词语;情感特征:表达的是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或是长年征战的艰辛和对家人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抨击。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乐景哀情,或是对比衬托,或动静结合、虚实相生。【鉴赏示例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儿人冋。对于这首诗,很多人认为应用低沉、伤感、悲凉、反战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词,但清人施补华评论后两句时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便妙,在学人 领悟“。你认为呢?【参考答案】提示:一、我认为应用低沉、伤感、悲凉、反战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词。理由:前两句描摹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附醉的场面,实则为后两句抒情做铺垫,长年征战,借酒浇愁,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战死沙场。这种豪边而悲壮的情调,在酒酣半醒之时,也就流露出那种对战争的不满和厌倦。二、我认为施补华的评论颇有道理。理出: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并表达了为国征战、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Z语,无哀叹生命不保Z意,无非难征战痛苦Z情,说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高考示例1—2006天津】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磧,应驮白练到安西。注:磧(qi)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1)“无数铃声遥过磧"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答案提示: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2)答案提示: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三句写实,后一句是想彖。【“田园山水诗”的特点与鉴赏】古代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彖,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出园山水诗”的一些基木特征: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口园风光、农家生活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技巧特征:或融情于景,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白描,或渲染,或动 静结合,或远近结合,或视听结合。【鉴赏示例1】[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马致远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犬霁。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这首曲子可谓“曲中有画”,视野开阔。除重点写“晴岚"外还写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在曲中有何作用?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参考答案】提示:除重点写“晴岚”外还写了花村、草店、晚霞、山色等景色;这些景色的作用是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景色优美、恬静清新的“山市睛岚"(山间暮景)图。这幅画面体现了作者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生活心态。【高考示例1—2008天津】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草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诗的后四句写岀了怎样的景与情?【参考答案】(1)答:“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2)答:写出了夕阳酋卜•,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咏史怀古诗,,的特点与鉴赏】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儿种情况:或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或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统治昏庸和社会时弊,或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在技法上通常是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有以景衬情的,有古今对比的,有侧面烘托的,有用典的。【鉴赏示例1】汴河曲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汴河怀古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阅读上面两首诗,说说两诗在内容和表达技法上的异同。【参考答案】答:两首诗都是咏史诗。《汴河曲》借咏史來抒发昔盛今衰之情,通过古今对比的景物描写,曾经“无限春",而今“已成尘二满堤的杨柳让回顾昔日繁盛的行人满腹愁绪。《汴河怀古》借咏史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对隋炀帝开通人运河的与众不同的见解。诗歌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如果排除隋炀帝南巡的奢华行为,单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托物言志诗”的特点与鉴赏】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不但形似,而且神似。与作者所需表达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之间有一定得相似性。如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整体上说是托物言志,局部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鉴赏示例1】南国十三首(其一)李贺花枝草蔓眼中开,小门长红越女腮。可怜FI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注:这是李贺辞官冋乡居住在吕谷家中所作,时年25岁。1、有人说这是一首作者自伤口悼之词,试简要分析。2、这首诗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参考答案】1、“可怜”乃惜花伤春Z情,也是诗人自伤自悼Z词。末句则用拟人手法写落花身不由己、“嫁与东风”。花盛开时未嫁,而花凋零时始嫁,则倍增惆怅。联系诗人当时的境况,诗人才不过二十多岁,正当风华正茂,却不被当局所用,怀才不遇,自生自灭,不胜悲凄。2、这首诗通篇把花人格化并托物言情。花开时像越女那双水灵灵的眼神和那副白里透红的漂亮的脸蛋,美不胜收。可是好景不长,一到日暮(暮春)百花凋零,落红满径,末句则用拟人手法写落花身不由己、“嫁与东风化【高考示例一2008安徽】 小孤山①[宋]谢林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桁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1)诗中小孤山的形彖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参考答案】答(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耍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答(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二字面相应,联想口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州仅存的孤臣和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忧国伤时诗”的特点与鉴赏】【鉴赏示例5】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张元幹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难与?H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和尔汝!举大口,听《金缕》。这首词借送别表达了对“卖国有功,爱国有罪”的政治现实的无比愤慨,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正义感。请深入体会,细作分析。【参考答案】提示:上片先描绘了在侵略者的铁蹄蹂蹒之下的中原大地的荒凉景象和无穷灾难;然后将责任的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体现出作者强烈的正义感和大无畏的精神。下片主要写送别,借送别既表达对游人被迫害的同情和对迫害者的严正控诉,也以超脱达观的气度和襟怀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鉴赏示例6】柳梢青•春感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屮岁月,海上心情。【注】这首词是南宋沦亡之后,作者隐居山林所作。这是一首亡国的悲歌。作者是如何表达自C的“春感”的?【参考答案】提示:1、以虚写实:上片写对故都凄凉情景的想彖,下片冋顾故国情景。2、今昔对照:上下片的情景对比;3、化用与用典。“春感1对南宋故国表达深沉的怀念,对元统治者表示切齿的痛恨,抒发了亡国的深哀巨痛。【“建功报国诗”的特点与鉴赏】“建功报国诗”的特征:意彖特征:一般会出现缅怀古代明君圣主、英雄豪杰的丰功伟业;也会出现国难当头、奸臣当道、昏君无能的社会现实;还有战乱、民生、北伐等相关字词;情感特征:表达的是建功立业、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或抒写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懑和哀痛。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乐景哀情,或是对比衬托,或动静结合、虚实相生。【鉴赏示例1】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2书生万户侯?注释:1、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2、若个:哪一个表达主旨:投笔从戎、矢志报国的决心和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慨。表达技巧:反衬,直抒胸臆。【鉴赏示例2】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主旨:这是一支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悲歌,词中洋溢的是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怀及其表现的人格崇高之美。表达技巧: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梦境与现实的对比,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人生际遇诗”的特点与鉴赏】“人生际遇诗"主要是指那些遭遇仕途坎坷挫折的文人墨客对人生多艰、命途多舛、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作。 意象特征:“风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情感特征:表达的或是人生多艰、命途多舛的悲叹,或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或是豁达大度、从容开阔的胸襟。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是对比衬托。【鉴赏示例1】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僱伶)苏轼落H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杏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屮。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贬官黄州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打击,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面对政治祸患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并说说你对这种态度的看法。【参考答案】提示:1、这首词表现了作者身处逆境却能泰然面对的达观情怀和博大胸襟。2、上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快战亭卜•以及远处的优美景象;卜•片先用特写的笔法描写亭前江血的明净和口头翁搏击风浪的场景,借此表达自匕面对政治祸患和人生风浪的坦然口若;然后在结束之际指出,只有心存浩然之气,口然就能够领略到生命的快乐和惬意,出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虽遭遇打击,却仍然豪迈豁达、乐观面对的态度和胸襟。3、面对人生挫折,不消极颓丧,不耿耿于怀,应坦然面对,应豁达从容。【鉴赏示例2]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睛,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冋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用轻松地生活小事为题材来表现严肃的人生主题,是苏轼词的一大特色。细读这首词,说说具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参考答案】提示:这首词写眼前之景,寄寓心屮之事。从习以为常的生活小事屮生发出明睿深刻的人生哲理:即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这也体现了作者藐视祸患、达观自信的胸襟。【鉴赏示例3]永遇乐•落FI熔金李清照落□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屮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首词用较多的笔墨描写今昔元宵佳节的不同境况,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隐含其屮的心情。【参考答案】这是一首描写元宵灯节的词。但此词并非刻意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欢乐,而是通过眼下的元宵和过去的元宵的不同情境的对比,來抒发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词的上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化“元宵佳节,融和天气J“香车宝马”等都是极力渲染今年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然而作者的心情却充满了迷茫和痛苦,国破家亡夫死,流离飘泊,潦倒落拓,寓居他乡,只得“谢他洒朋诗侣整个上片都是以乐景衬哀情。下片着重回忆“中州盛IT'的元宵情境,“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二生活安定,每到元宵,都是精心打扮,极态尽妍,游性酣浓;而“如今憔悴,风鬟雪鬓",又从忆昔,转为伤今,面对他人的快乐,口己黯然神伤,“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一种深沉的国破家亡的孤寂、哀痛Z感油然而生。【“闲适隐逸诗”的特点与鉴赏】“闲适隐逸诗”主耍是指因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和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而退居出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闲适隐逸诗"常见意象:皿野山林、清风明月、野老隐者、松竹梅兰、龟鹤鹿兔、蓬门柴户、榆柳桑麻等。“闲适隐逸诗"常见情感:平和安宁的氛围,悠闲详和的心态;美丽的乡村风光,浓郁的生活情趣;对官场的厌恶,对DD园的热爱。“闲适隐逸诗"常见技巧:或融情于景,或烘托渲染,或虚实结合,或视听兼备。语言质朴清新。【鉴赏示例1】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口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试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分析鉴赏这首诗。【参考答案】内容:既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的美丽风光,又叙说了农事的繁忙紧张和农家的辛勤劳作。 情感:抒写了对出园风光的热爱和农村生活情趣的赞美。【高考不例1—2008四川】[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趣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山。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趨:赶快。③苫:用草覆盖。(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儿个层次?请简要分析。(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参考答案】(1)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Z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Z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2)①对偶,如湫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伝”,“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乂兼用了夸张的方法。【“生活杂感诗”的特点与鉴赏】“生活杂感诗”题材比较宽泛,它涉及到生活得每一个细节,因而它所表达的情感和对来说也多姿多彩,多年来的高考诗歌鉴赏题也印证了这一点。如果排除以上10类,那么,“生活杂感诗”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青春易逝、时光不再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对仕途失意、知音难觅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对告慰平生、欢愉人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对忠贞爱情、诚挚友谊的赞美(如:秦观的《鹊桥仙》)等。“生活朵感诗”的主要表达技巧是:借景抒情。【鉴赏示例1】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后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秦观在这首词屮“表达了自己超越常人的爱情观",该如何理解?结合全词简耍分析。【参考答案】提示:1、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口汉代以來在诗歌中广为应用,但主题答多是对 牛郎织女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制造这则悲剧的天帝的谴责;而秦观这首词却对牛郎织女的爱情进行了热情的歌颂,从而表达了他超越常人的爱情观。2、上片通过描写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情形,高度评价和颂扬他们爱情的圣洁永恒和坚贞不渝,认为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胜过人间凡俗无数的平庸Z爱;下片通过描绘牛郎织女的别离,既赞美了这温柔缠绵的挚爱,更申明了自C与俗不同爱情观点:在作者看来,真挚高尚、美满幸福的爱情不是“朝朝暮暮”的相处,而是心灵上的专一永久。【高考试题1—2006全国II卷】南柯了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睦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1)上阙屮“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屮所抒发的思相感情。【参考答案】(1)答案: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Hh—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S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S(2)答案: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即景抒情诗”的特点与鉴赏】“即景抒情诗”题材非常宽泛,可以说凡是写景抒情的诗歌都可以归于此类,不管是借景思乡、借景怀人,还是借景送别、借景厌战;无论是借景说遭遇、借景言国难,还是借景诉衷情、借景明志向,等等,只要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某种情感的,都属于此类。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是那种语言明快清新、简洁质朴,内容纯粹于或壮丽山河,或繁华景象,或怡人风物,情感偏重于欢快、欣喜、热爱等简单的情感抒写。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口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即景抒情诗”的主要表达技巧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其他或用比喻拟人,或用衬托对比,或用白描演染;或是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或是视听结合、抑扬互衬。【鉴赏示例1】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这首诗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1写出这首诗的艺术手法。【参考答案】①答: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②提示:一二句视觉与嗅觉相结合。三四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鉴赏示例2】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口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1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屮有情,问:诗屮的人是怎样的形彖?情是怎样的情?【参考答案】%1答:仰视;俯视;勾勒岀刀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入仙境。%1答:诗中人形象是那些充溢欣快欢畅之情的渔民,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高考示例1—2007天津】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的草。(1)“葱葱"、“靡靡"两个叠咅词有什么作用?(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参考答案】(1)答: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2)答:表现了春光浓觅,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Z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