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7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师用书 人民版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7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师用书 人民版

ID:13056514

大小:56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20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7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师用书 人民版_第1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7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师用书 人民版_第2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7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师用书 人民版_第3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7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师用书 人民版_第4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7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师用书 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7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师用书 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范围考查角度题型与分值“师夷长技”的主张(2015·江苏单科,7)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评价选择题,3分(2014·江苏单科,22)“中体西用”思想的内容及评价非选择题,13分(2012·江苏单科,5)洋务运动与“师夷长技”思想的关系选择题,3分维新思想(2012·江苏单科,22)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论证“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的主题非选择题,13分新文化运动(2016·江苏单科,22)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其评价非选择题,15分(2013·江苏单科,7)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选择题,3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孙中

2、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2014·江苏单科,11)邓小平理论与现代中国的教育成就选择题,3分第37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江苏考试说明 1.“师夷长技”的主张:(1)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维新思想:(1)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3.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15知识点一 

3、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1.背景(1)清朝国势渐衰,社会矛盾尖锐。(2)读书人与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2.概况(1)林则徐:组织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3.影响(1)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2)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兴起。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知识点二 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1.维

4、新变法——维新派(1)背景(2)概况代表地位主要思想康有为维新变法第一人《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梁启超维新思想主要宣传者①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③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废科举,变官制15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①对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大胆批判。②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严复理论宣传贡献巨大《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3)作用2.革命派——民主共和思想(1)民主共和方案初步实现①方案提出:1894年,兴中会誓词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②正式确立

5、:1905年,“同盟会”成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③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2)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①中心问题: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②实质:围绕三民主义展开论战。③影响: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3.激进派——新文化运动(1)背景15(2)兴起(3)内容(4)意义①进步性②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完全否定和完全肯定。知识点三 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

6、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2)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使很多青年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2)1919年,李大钊和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讨论,1920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进行激烈交锋,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15(3)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团体、学会,举行演讲,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趋势: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2)途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进一步扩大宣传

7、。(3)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考向一 “康梁维新思想的内容、特点[史料研读]史料一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史料二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

8、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史料三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