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

ID:13058691

大小:281.50 KB

页数:247页

时间:2018-07-20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_第1页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_第2页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_第3页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_第4页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中刘备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分析  摘要:刘备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作为“明君”来描述的人物形象作者重点刻画了他的宽仁爱民、敬贤爱士、足智多谋和骁勇善战等性格特点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特点在有些人看来不够真实,使他的形象显得苍白无力本文将就这些内容做一些分析评述  关键词:《三国演义》;刘备;明君  《三国演义》(以下简称《演义》)是一部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古典小说,对于刘备形象在艺术创造上的成败得失,人们有着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刘备形象虽然存在着如鲁迅所指出的缺点,“但仍然不失为一个有血有肉

2、的艺术形象”,是一个“明主”典型;有人干脆否定了鲁迅先生的意见,认为作者罗贯中还写了刘备的枭雄行径,作者写刘备虚伪是有意为之,鲁迅所批评的,“恐怕不应该算作作品的缺点,而是它的现实主义的表现”到底应该如何评价刘备形象的艺术价值,本文想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一、宽仁爱民,敬贤爱士  作品多方表现了刘备的宽仁爱民,深得人心《演义》第一回,写刘关张桃园结义,其誓词便赫然标出“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47/247★精品文档★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八个大字这既是他们的政治目标,又是他们高高举起的一面道德旗帜从此,宽仁爱民、深得人心就成了刘

3、备区别于其他政治集团领袖的显著标志他第一次担任官职做安喜县尉时,便“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督邮索贿不成,欲陷害他,百姓纷纷为之苦告(第二回)此后他任平原相,已被誉为“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第十一回)陶谦临终,以徐州相让,刘备固辞,徐州百姓在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州,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第十二回)曹操擒杀吕布,离开徐州时,“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第二十回)这表明他占据徐州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已深得民心在他又一次遭到严重挫折,不得不到荆州投奔刘表,受命屯驻新野时,他仍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第三十四回)新野百姓欣然讴歌道:“新野

4、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第三十五回)从建安六年(201)到十三年(208),刘备寄居新野达七年之久在他辗转奔走的前半生中,这算是时间最长、相对安定的一个时期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批评,一面把人才置于战略的高度,努力求贤;一面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当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之时,刘备被迫向襄阳撤退,新野、樊城“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47/247★精品文档★  到了襄阳城外,刘琮闭门不

5、纳,蔡瑁、张允还下令放箭魏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刘备见魏延与文聘在城边混战,便道:“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第四十一回)就这样,在建安十三年秋天的江汉大地上,刘备带领十余万军民,扶老携幼,含辛茹苦,上演了“携民南行”的悲壮一幕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对保存实力、摆脱曹军追击十分不利故众将皆曰:“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明

6、知此言有理,却泣而拒之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这一仗,刘备在军事上一败涂地,而在道义上却赢得了极大的胜利这种生死关头的自觉选择,在《演义》写到的各个政治军事集团领袖中是独一无二的,决非一般乱世英雄的惺惺作态所能比拟从此,刘备的“仁德爱民”更加深入人心,并成为他迥别于其他创业之君的最大的政治优势  作品竭力渲染了刘备的敬贤爱士,知人善任其中,他对徐庶、诸葛亮、赵云的敬重和信任,都超越史书记载,写得十分生动感人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47/247★精品文档★  历史上的徐庶,归属刘备的时间不算长,除向刘备推

7、荐诸葛亮外,在政治、军事上发挥的作用也不算大《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仅云:“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曹公来征„„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诸葛)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而在《演义》中,刘备一见徐庶,便坦诚相待,拜为军师,委以指挥全军之责在先后打败吕旷兄弟、曹仁之后,刘备更视徐庶为天下奇才而当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囚禁,辞别刘备时,刘备虽然难以割舍,但为顾全其母子之情,仍忍痛应允分别的前夜,“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次日一早,刘备又亲送徐庶

8、出城,置酒饯行;宴罢,仍“不忍相离,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