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棉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ID:13069620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0

棉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_第1页
棉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_第2页
棉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_第3页
棉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_第4页
棉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棉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棉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张羽张水平(黄梅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435500)注:本文发表于2009年第3期《湖北植保》第26页,文章编号:1005-6114(2009)03-00026-0002.近年来,伴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棉田害虫的种群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棉盲蝽由以往的次要害虫,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危害程度和对棉花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棉花的生产。1棉盲蝽的生活史及习性1.1发生种类棉盲蝽属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ae)主要有绿盲蝽(LyguslucorumMeyer-Dür)、中黑盲蝽(AdelphocorissuturalisJa

2、kovlev)、牧草盲蝽(LyguspratensisLinnaeus)、三点盲蝽(AdelphocorisfasciaticollisReuter)、苜蓿盲蝽(AdelphocorislineolatusGeoze)等,在湖北平原湖区棉田造成危害的主要是绿盲蝽、中黑盲蝽。1.2发生世代绿盲蝽一年发生5代,以卵在绿肥基杆内或以成虫在木槿、石榴、桃、苹果树的断枝裂口内越冬,第二年3至4月当平均气温达10℃以上,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开始在绿肥、杂草上生活一代,部分转入早发棉田危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二代5迁入棉田,6月中下旬为危害盛期,8月下旬迁出转移至其它作物上危害,10月成虫产

3、卵越冬。中黑盲蝽一年发生4至5代,以卵在绿肥组织或枯叶柄组织内越冬,第二年4至5月孵化,先在越冬寄主上危害,5月下旬开始迁入棉田。绿肥收割后,大量迁入棉田,较绿盲蝽发生略迟,7至8月危害比绿盲蝽重且量多,为害幼蕾为主,8月以后迁出棉田,9月开始产卵越冬。1.3发生条件及生活习性棉盲蝽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温度和湿度。盲蝽象成若虫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特别是当气温在25℃~30℃,相对湿度在80%时,最适宜繁殖,发生较重。在降水量大、温度适宜的年份,要注意及时防治。棉盲蝽寄主广泛,早春危害绿肥、豆类、蔬菜、杂草,后转入棉花、麻类、玉米、高梁、豆类、艾蒿、石榴、桃、木槿、野芝

4、麻等植物上危害。而且成、若虫均能造成危害,喜食棉花的幼嫩部位,包括嫩尖、嫩叶、幼蕾等,在长势旺、田间湿度大、施氮肥过多、化控不及时的旺盛茂密的棉田,往往产卵多、棉田受害重。棉盲蝽成虫有转移迁飞的习性和趋光性,上午9∶00时以前或下午5∶00时以后,在棉株顶部活动,中午多在棉株的中部及叶背面休息。所以用药时间应该在上午9∶00时以前或下午5∶00时以后。棉盲蝽的捕食性天敌有多种蜘蛛、猎蝽、小花蝽、草蛉、隐翅虫等,寄生性天敌有点脉缨小蜂、盲蝽黑卵蜂和柄缨小蜂等。52危害特点棉盲蝽对棉花的危害时间很长,从苗期一直到吐絮期,危害期长达3个月,以花铃期第3代棉盲蝽危害最为严重。棉盲蝽以成虫、

5、若虫危害棉花叶片、生长点、花、蕾等,通过刺吸式口器刺入棉株吸取汁液危害,造成棉花组织坏死、蕾铃大量脱落、植株破头疯(多头棉)、破叶疯、枝叶丛生、荞麦蕾等,利于害虫繁殖,造成大幅度减产。在棉花的不同生育期表现症状也不同。①在子叶期,生长点被害则变黑干枯,停止生长;②真叶出现后,顶芽受害枯死,不定芽丛生,变成“多头棉”;③嫩叶被害点初呈小黑点,叶片展开后大量破碎,形成“破叶疯”。④顶心和边心被害,形成枝叶丛生的“扫帚苗”。⑤幼蕾受害后往往苞叶张开,先呈黄褐色,继而干枯脱落,易形成空枝。⑥幼铃被害后,轻的伤口出现水渍状斑点,重的棉铃僵化脱落。近年来由于杂交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棉农药剂防治的

6、力度减弱,加之棉农对棉盲蝽的防治不够重视,造成棉盲蝽的逐年加重,逐步由棉花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之一。同时随着近年种植结构的调查,棉田间作套种瓜、菜、豆等模式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为棉盲蝽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越冬场所。加之近几年棉盲蝽发生时期天气适宜,也是导致棉盲蝽危害逐年上升的主要因素。3综合防治技术要点由于棉盲蝽活动敏捷,成虫飞翔能力较强,转迁危害5范围较大,单靠一家一户的防治,很难有效地降低棉盲蝽的种群密度,只有大面积地组织统防统治,才能有效地控制棉盲蝽的发生和危害。3.1向棉农普及治虫知识加强对棉农进行病虫害防治知识的普及,增强棉农对棉盲蝽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特点、综防知

7、识的认识。3.2农业防治①越冬、早春防治。3月份以前(越冬卵孵化前)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及棉杆等,减少虫口基数;②加强棉花栽培管理。通过合理密植,清沟排渍,合理施肥,忌施过量氮肥,及时打顶,搞好化控,降低田间湿度,防止棉花旺长和棉田荫蔽,减轻棉盲蝽的危害;③棉花生长期出现多头苗时及早整枝,去丛生枝,留1~2枝壮秆,使棉株加快生长补偿损失。3.3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有条件的地方可充分利用和保护棉盲蝽的天敌,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利用棉盲蝽的趋光性,按2~3hm2一盏灯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