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浅谈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ID:26565231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浅谈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_第1页
浅谈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_第2页
浅谈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_第3页
浅谈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_第4页
浅谈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对策论文关键词棉盲蝽;发生;防治  论文摘要总结了棉盲蝽近年在临猗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其重发原因,针对棉盲蝽的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近年来,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县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益。转基因抗虫棉能产生破坏鳞翅目消化道的毒素,但对其他类害虫无效。随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过去零星发生的次要害虫,如棉盲蝽,种群不断增长,危害逐渐加重,上升为主要害虫,应引起棉农的高度重视。    1发生情况    棉盲蝽又叫棉盲蝽象,俗称“小臭虫”。在我县棉田过去仅零星发生,但近年来,不仅普遍发生,而且造成较重危害,常常营

2、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表现旺长而开花结铃少、成铃晚、吐絮迟,产量大大降低、品质恶劣。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据县植保站2007年7月份调查显示,平均百株虫头数可达20~30头,多的50~60头,叶片平均受害率超过60%;棉盲蝽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棉花嫩头、嫩叶、花蕾和幼铃等幼嫩组织的营养液,引起蕾铃大量脱落,蕾铃脱落中30%~60%是由棉盲蝽引起的。    2为害特点    (1)子叶期顶芽受害,生长点变黑、干枯,形成顶枯,仅剩2片肥厚子叶,不再生长,俗称“公棉花”或“无头棉”。  (2)真叶出现后,顶芽受害枯死,不定芽丛生,形成多头棉

3、,俗称“破头疯”。  (3)幼叶受害,被害处初为小黑点,展开后为破叶,俗称“破叶疯”。  (4)顶心和旁心受害,枝叶丛生、疯长,形成扫帚状。  (5)幼蕾受害,由黄变黑、枯落;稍大的蕾受害,苞叶张开,不久脱落;幼铃受害,出现黑褐色水渍斑,严重时僵化脱落。    3棉盲蝽重发的原因    (1)用药次数减少。在常规棉原来的用药水平上,基本能遏制棉盲蝽的种群数量;但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增加,棉田用药次数减少,其种群数量迅速积累,危害不断加重。  (2)棉盲蝽寄主增多,食源充足。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牧草、豆类、蔬菜、果树等面积的扩大,以及枣棉、棉麦、棉

4、葱、棉瓜等间套作的推广,为棉盲蝽提供了充足的食源。据我县农业局调查,在枣棉、瓜棉间作地块以及沟渠边地,棉盲蝽发生时间早且为害重。  (3)气候条件适宜。由于我地一般年份7~8月阴雨天气较多,降水量较大,田间湿度大,对棉盲蝽卵的孵化及各虫态发育非常有利。  (4)田间小环境适宜。我县棉花种植密度普遍偏大,偏施氮肥,管理粗放,整枝、化控不及时,造成田间郁蔽,湿度大,植株含氮量高,有利于棉盲蝽的繁殖为害。  (5)棉农认识不足,防治时间偏晚,错过最佳防治时期。棉盲蝽白天躲在杂草上或土缝中,傍晚取食为害,不易被人发现。棉农往往在发现破叶时才开始注意防治,此时棉盲

5、蝽已从若虫转化为成虫,迁飞能力很强,不易防治。    4发生规律    常见为害棉田的棉盲蝽有绿盲蝽、中黑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等。各种盲蝽年发生3~5代不等,主要以卵在棉田内的棉柴、枯铃壳内、杂草茎杆中,或果树、苜蓿、蔬菜等其他越冬寄主的皮下和枝内越冬。一般4月开始孵化,5月侵入棉田,6~7月是棉田危害高峰,8月底9月初陆续迁出棉田。不同地块棉盲蝽象种类组成不同,危害高峰也有区别,如苜蓿盲蝽5~6月是危害高峰;中黑盲蝽7~8月虫量最大。棉盲蝽喜温暖潮湿,成虫怕阳光,早晚活动为主,易被群众忽视。针对其发生特点,应采取狠抓第1代,控制侵入棉田的数量;挑治

6、2~3代,减轻棉田危害;兼治4~5代,降低越冬虫源数量的防治策略。    5综合防治对策    (1)在早春季节,越冬卵孵化前,清除棉田及附近杂草,不留残茬,可以减少越冬虫源。  (2)根据地力水肥条件和品种特性合理安排密度,氮、磷、钾配合施肥,适时整枝、化控,防止棉株徒长旺长。  (3)棉花苗期至蕾铃期,当百株有成虫和若虫1~3头,或新被害株达3%时,马上进行喷药防治,连喷3次,间隔5~7d,可有效防治多种盲蝽、蚜虫及叶螨。因棉盲蝽若虫个体小不易调查,可以及时查看嫩尖、顶心、幼蕾等幼嫩组织,发现有黑点时,开始用药。  (4)自6月上旬以后,当果枝或顶尖

7、叶片被害株率达5%或点片棉株受害时,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3%啶虫脒2000倍液,或2%的甲基阿齐螨素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据调查,用5%锐劲特悬浮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见效快,持效时间长。  (5)针对盲蝽象的生活习性和成虫迁飞能力强的特点,喷药时间应选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喷药务必要求细致,药液浓度不一定大,但用药液量必须大些,要求全株着药。对生长快、密度大、郁蔽棉田和中后期贪青棉田还要加强防治。对相邻成片棉田尽量做到统一防治,防止田与田之间迁移危害,提高防治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