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过程行为有效反思.doc

校本教研过程行为有效反思.doc

ID:13083866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0

校本教研过程行为有效反思.doc_第1页
校本教研过程行为有效反思.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校本教研过程行为有效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校本教研过程行为有效反思最近,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总结新课程改革成果,我深入到我校年级教研组、各备课组认真调研了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情况,特别是对我校的校本教研课题“四七四研读导航表”教学模式的研究实施成果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严峻问题,经过反思,我觉得很有必要引起我们学校教研工作人员的警醒,只有认反思、认真总结、及时改进,才能提高我们校本教研工作的质量。最初,我们对校本教研工作的认识是很到位的,觉得它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快速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因为它是以课程

2、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的一项研究活动,它对提高教师研究教材的能力、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有效完成教学目标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学校理论研究人员一定要坚持“以校为本”,既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重视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校情。于是经过对工作的布置,从理论上多次培训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然后放手让年级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去开展活动,学校听一听汇报、看一看活动资料就了事,以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根本没有深入年级组和备课组内进行督察和考核

3、,自我感觉良好,结果问题真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研组工作落实不到位。近一年多时间内,我们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了几次,特别是针对课改再启航工程中我校实施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内容,以校本研究为载体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要求对我校《“四七四”研读导航表》模式通过教研活动贯彻落实。一年以来,教研组反馈回来的教研活动资料挺多,但大多是年级组和备课组虚构加工的活动记录,并不是真正的教研活动记录。这样,教研活动形同虚设,没有任何价值。通过督察发现,很多教研组根本不知道教研组活动如何开展,做什么、怎

4、么做,一头雾水。二是集体研课走过场。集体研课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主要是通过集体研课形成教学优质资源,教学小组共享,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我校集体备课在《“四七四”研读导航表》模式基础上基本形成了“图文课案”和“学习清单”结构框架,主备教师将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分别装入板块之中,然后在集体研课活动时全组教师研究课案的可行性,并对课案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形成有价值的复案。可是,我经过对10多个小组的参与,最后发现集体研课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主备教师不知道怎样说课,思路不清晰,板块结构不分明,重难点不突出,目标达成路径不

5、明确;其次是全体老师讨论课案秩序混乱,发言随心所欲,讨论的内容绝大多数不是课案而是教材,发言的思路不是课案的结构而是教材的细节,研究的不是课案执行的有效性而是教材内容的指向性;再次是对课案存在的许多问题不能发现和纠正,对课案的许多不合理的结构不能及时调整,对课案中的教学目标定位和目标达成不能准确调控,对课案中设计的教学方法不能准确把握,对课案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不够明显,对课案中文本内容的延伸缺乏“质”和“度”2的掌握,对课案中设计板块和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不很严谨,忽略了对课案中辅助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课案中体现教材要求的课

6、内外练习缺乏设计和研究……三是课堂教学实施不规范。很多老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陈旧的教学方式没有得到改变,落后的学习方式还在课堂上延续;课堂教学没有充分利用集体研课形成的优质课案,教学过程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学模式的结构和要求;集体备课形成的课案没有得到个性化的使用,教情学情被忽视了;小组合作学习建设没有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基本流于形式;学生学业发展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合理的程序;教学反思基本是一句空话……校本教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关键性的问题是重在落实、重在督察,特别是学校教研机构一定要重过程、重实践、重督察,这

7、样才能使研究内容收到实效。针对以上问题,经过反思,我们反复召了年级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对他们多次培训,将教研常规工作和集体备课校本教研内容纳入工作计划,重新布置、重新安排、重新督察。我亲自参与每组的活动,并及时和他们交流,让他们明确问题所在,共同商量改进办法。在我们第二次、第三次深入督察和调研时发现有了很大的改变和进步,活动也收到了应有的效果。目前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基本进入了一条“明确任务——行动计划——监控过程——督察考核”的畅通轨道。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