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判定依据

多重耐药菌判定依据

ID:13090424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0

多重耐药菌判定依据_第1页
多重耐药菌判定依据_第2页
多重耐药菌判定依据_第3页
资源描述:

《多重耐药菌判定依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昌市人民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多重耐药菌的判定标准2011年1月17日,卫生部办公厅发布《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对多重耐药菌的定义是:“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

2、-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等我院检验科综合《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CLSI文件(2012年,M100-S22)及部分文献,再结合本实验室检验工作实际,制定本实验室判定多重耐药菌的判定标准。一、葡萄球菌属多重耐药菌MDR判定标准1.金黄色葡萄球菌:①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判定为多重耐药菌MDR。2006以后CLSI说明将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同时用于检测金葡

3、菌,二者之一为耐药,此时应报此菌对苯唑西林耐药。②VISA/VRSA(万古霉素中介或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指南里没有提出来。CLSI规定,纸片扩散法用于检测万古霉素不可靠,万古霉素的检测只能用MIC方法。当万古霉素的MIC≥16μg/mL时判定万古霉素耐药,同时规定任何万古霉素MIC≥8μg/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应送往参考实验室。(本实验室使用VITEK2系统)2.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常规不报告MDR。二、肠球菌属多重耐药菌MDR判定标准。1.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鹑鸡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E.C

4、asseliflavus)对万古霉素固有耐药或中介,不在此行列中。2.HLAR(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使用120μg庆大霉素或300μg链霉素纸进行纸片筛选。仪器法或MIC法使用庆大霉素500μg/mL或链霉素2000μg/mL筛选。耐药:与细胞壁活性药物无协同作用(如氨苄西林、青霉素和万古霉素)。协同敏感表示与同样也敏感的细胞壁活性药物有协同作用(如氨苄西林、青霉素和万古霉素),耐药表示无协同作用。三、肠杆菌科多重耐药菌MDR判定标准1.耐多药肠杆菌科细菌(MD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5、s)细菌在2011年的指南中被列举为常见的MDR细菌。2011年以后,CLSI标准不要求常规实验室做ESBLs测定并重新界定了头孢菌素、氨曲南等抗生素的解释标准,也不报告ESBLs。耐多药肠杆菌科细(MDR-E)的判定标准本实验室对以下4类抗生素中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判定为MDR-E。A、头孢菌素类(头孢吡肟、头孢他定)B、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C、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D、青霉素类(氨苄西林)2.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判定标准为亚胺培南、美罗

6、培南耐药。四、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MDR判定多重耐药非发酵菌株(MDR-AB及其他多重耐药菌):细菌对以下5类抗生素:A、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定、头孢吡肟)B、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C、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D、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E、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5类抗菌药中的3类及以上药物耐药。根据指南,本实验室对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A),判定标准

7、为亚胺培南耐药。如出现以上耐药情况,则立即报告院感办和临床,以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