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一个不该遗忘的角落

职业中专,一个不该遗忘的角落

ID:13094638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职业中专,一个不该遗忘的角落_第1页
职业中专,一个不该遗忘的角落_第2页
职业中专,一个不该遗忘的角落_第3页
职业中专,一个不该遗忘的角落_第4页
资源描述:

《职业中专,一个不该遗忘的角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职业中专,一个不该遗忘的角落  摘要:阐述了如何改革职业中学教育发展模式,调动职业教育积极性;如何合理解决职业教育规模数量、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问题;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如何针对职业中学这一“特殊群体”建立一个和谐校园。  关键词:创新人才;专业设置;和谐校园  处在一个多元文化相互撞击、生活方式复杂多变的时代。处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建设和社会需求相接轨的和谐校园。但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样的专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校园状态才能称之为和谐校园?以下是我对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创新人才及专业设置  1.何为创新人才  国内外对于创新人才的含义并没

2、有统一的定义,我认为创新人才应具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特点。我们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育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的。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只要专门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便可大功告成。虽然也有个别专家的定义、解释涉及基础理论知识、个性品质和情感等因素,但并没有形成主流。作为职业中学电子专业课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相关的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11电子技术(1)(2)班  调查人数:54人  调查项目:(1)针对现在的社会需求你会选择

3、什么专业课?(2)老师应该怎样去上好专业课?(3)你理想的课堂和理想的校园是怎样的?  调查统计:(1)上交54份答卷;(2)14份空白未完成;(3)40人完成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上交54份答卷,14份空白。学生的问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都比较尖锐,我总结了一下学生的答卷,(1)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直接面对社会输送劳动力,在设置专业方面不可以和现实生活相脱离,应该全面考虑社会需求,要学有所用。(2)学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安排得不是很合理,学校应当实行模块化学习模式,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边理论边实践,边实践边理论。我们的实训器材太陈旧,硬件设施数量不足。(3)老师对学生要有爱心和耐心,有融洽

4、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是学生的良师益友。(4)学校应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于学生的问卷答案都值得我们这些教育者去深思。职业中学的专业课该怎样去设置呢?  2.职中专业的设置  现阶段,职业中学的发展前景看似“低谷”,能否出现“山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呢?出路在于要开展创新教育,开设特色专业,走在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沿,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下工夫。我们现阶段职业中学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生而言,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因为没有考取普通高中而选择了职业中学,他们的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后进生”较多。作为职业中学的教师,片面的纯理论教学,实训没有得到合理的安排,忽视了学生知识理解和消化的过程。这些将

5、会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其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大为降低,知识技能的运用也将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了。我认为那些教学计划将会成为空谈。  当今社会知识的无限发展性和学生在校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学校应当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技术,从网络上获取最新的专业知识,那么学生对新科技、新知识敏感性将会增强,迁移能力也会提高。课程结构应考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教育三个模块教学,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面对职业中学这个“特殊

6、群体”,校园是他们生活学习的地方又该是怎样的呢?  二、和谐的校园建设  1.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运转的素质教育模式,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和谐校园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职业中学的学生心理特征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较为叛逆,自大、自卑两极分化的程度很大,面对职业中学的这个“特殊群体”,更需要一个健全的教育体系、和谐的教学环境。  2.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首先是要构建和谐的领导和教师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家校关系、和谐的校园与社会关系;其次是建立一个和谐的人

7、文环境和人居环境;再次是和谐的学生思想教育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和谐的专业知识传授与品德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和谐的教学关系,即: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与职业中学学生的学习习惯之间的关系。  和谐校园的建设对教师自身素质有哪些要求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建立一个和谐健全的师生关系,学生的问卷反映了我部分教育工作者没有把握好课堂教学气氛,没有把学生真正地转变为课堂主人,实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良好课堂教学模式。我认为,教师与学生不是纯粹的“上下级关系”,也不是纯粹的“管理与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