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与乳化课程纲要

溶解与乳化课程纲要

ID:13098463

大小:4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0

溶解与乳化课程纲要_第1页
溶解与乳化课程纲要_第2页
溶解与乳化课程纲要_第3页
溶解与乳化课程纲要_第4页
溶解与乳化课程纲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溶解与乳化课程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第1节溶解与乳化课程纲要学科:化学编制人:王志雷李忠芳编制人单位:文留镇第二初级中学濮阳县第七中学教材版本:科粵版课时:一课时设施配备:多媒体等电教器材适用对象:九年级学生课程目标:1.知识:认识溶解的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方法:通过实验总结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3.情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溶解现象。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教学难点1.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质量关系。7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溶解过

2、程电热现象及溶液的导电性三个探究三、课程内容与实施课题一溶液的形成本课题包含三部分内容,即“溶液”、“乳化”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在课前教师应了解学生有哪些有关溶液的知识,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如:平时喝的糖水、医用生理盐水、医用葡萄糖溶液等)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1.在教授“溶液”这一部分内容时,探究实验贯穿始末,利用四个探究实验,实验——观察——分析——小结的步骤,通过课本中7.1实验认识溶解现象,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可溶物质和不可溶物质,总结溶液的概念(由一种或者几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

3、物质中所形成的均一而稳定的混合物)和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并且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提醒溶剂不只有水一种。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始终把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溶液的重要作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例如:在教授溶液的均一性、稳定性这些特征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配制好的医用生理盐水出现浑浊现象时为什么不能使用?知识点:溶解溶液: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7溶液特征:均匀性、稳定性。均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

4、成和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气体压强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组成: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2.在教授乳化部分时,让同学们思考油和水混合后很快自行分层的现象,并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油和水互相混合后不再分层?然后完成实验7-3(知道乳化现象),从而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乳化现象,总结乳化现象以及知道乳化剂。并举例:家中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知识点: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

5、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如牛奶和豆浆)。乳浊液不稳定,易分成两层。但当加入洗涤剂并振荡后,就不再分层了。像洗涤剂这样的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3.7在教授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现象时,应让学生通过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简图,然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学生通过活动和探究,一方面可以认识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现象,同时又能体验研究的乐趣。在分析中引导学生从微观世界来想象扩散和水合的过程。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

6、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水合作用,这一过程放出热量。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1)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等溶于水温度升高;(2)氯化钠等溶于水温度不变;(3)硝酸钾等溶于水温度降低。习题:《7.1溶解与乳化》习题一、选择题1、把下列物质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A、冰加到水中B、植物油加到水中C、碘加入酒精中D、面粉加到水中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7、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D、溶液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3、有一瓶蔗糖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7A、下部的溶液比上面的甜B、外界条件不变时,放置一段时间后一定有蔗糖析出C、上、中、下各部分的密度不同D、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在水中4、洗涤剂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A、可溶解于水B、可以溶解油污]C、有乳化功能D、可以稀释油污5、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A、蔗糖溶液B、食盐溶液C、酒精溶液D、硝酸钾晶体6、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

8、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的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A、硝酸铵B、烧碱C、食盐D、熟石灰7、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经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A、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B、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便于充分吸收C、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D、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8、一装有水的烧杯中悬浮着一个塑料小球,现向烧杯中加入少量食盐固体,则小球将()。7A、上浮B、下沉C、不变D、无法判断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