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梦形象分析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梦形象分析

ID:13114300

大小:10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0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梦形象分析_第1页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梦形象分析_第2页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梦形象分析_第3页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梦形象分析_第4页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梦形象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梦形象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梦形象分析-大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梦形象分析[作者简介]高金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高金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上海200062)[摘要]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媒介,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其价值观念和理想的树立起着重要的作用。梦,是人心理中潜意识活动的表现。梦境是客观世界现实生活内容的非有序化、形象与变形的反映。本文针对小学课本中的梦形象进行分析并发现,教科书中梦的形象对学生具有生活上和价值观上的引导作用,切合儿童经验,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儿童经

2、验进行教学,并对其价值观进行引导。[关键词]教科书;梦;形象分析[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2-0083-03教科书是连接学生与教师的纽带,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对象,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最重要的资源。对小学阶段的儿童而言,小学语文教材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媒介,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其价值观念和理想的树立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期“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词汇并迅速走红。中国梦

3、,也是每个人的梦!这让人不禁想起“教育梦”。笔者发现,小学教科书中梦是个常客,这里的梦意象有何意义值得我们探讨。本文主要是选取了当今流行的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小学的语文教科书中的梦的形象进行分析,并从梦的自然属性、梦的内容和引申意义三个维度加以具体考察。试图追寻教科书中所传达给学生的价值观和理念,并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助益。一、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梦形象的分类和形象特点梦,是人心理中潜意识活动的表现。梦境是客观世界现实生活内容的非有序化、形象与变形的反映。[1]三个版本的教科书中梦的出现频率还是很大

4、的,经过笔者初步统计,包含梦、梦想、噩梦、美梦等含有梦字的文章共有63篇(包括重复),其中,标题中含有梦的就有10篇,但教科书中梦的呈现方式却是不一样的,主要以三种形式在教科书中呈现,分别是:梦的自然属性、梦的内容、梦的引申义。其中梦的自然属性是指现实中梦的自然形态,包括人们睡觉时做梦的姿态、表情,以及梦作为人类特有的生理状态本身的特点等;梦的内容即梦见的事物或事情;梦的引申义即是梦想、愿望、理想以及人们为追求梦想而表现出的意志等。笔者对其进行了统计并选取部分代表性文章形成表格。(一)入梦的自然表现

5、教科书中对梦的自然属性的描写即是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共有16篇,描写了主人公睡觉时做梦的情形,包括动作、神态,如苏教版中的一篇课文《珍珠鸟》中,描写珍珠鸟“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在这里,珍珠鸟“做梦”的状态,呷呷嘴,可见其安详,甜美;同样的一种方式在其他文章中也有呈现,如《小鱼的梦》中的小鱼做梦的样子,是甜甜的,摆摆尾吧咂咂嘴;《槐乡的孩子》中“劳累一天的孩子们也是微笑着进入梦乡的”;《小狮子爱尔莎》中爱尔莎吮吸着我的大拇指,不一会儿就安静地进入梦乡。这样的一种描写给了孩子一种亲切可感的形

6、象。(二)梦的内容另一种呈现方式是描写了梦的内容,这里的内容并不单纯是人类在梦中再现的家长里短的一类事,也包含对未来生活预期的呈现,共24篇。例如《阿德的梦》中描写了阿德做的一个关于未来的一个梦,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21世纪的生活是智能化的、自动化的,极其发达的;在《父亲的菜园》中,“就在我做着吃香喷喷的炒豌豆的美梦时,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可见,我是有多么的想吃炒豌豆。(三)梦的引申义以上都是从梦的本体意义上的呈现,第三类则是课文中对梦的描写体现了梦的引申意义,也即是梦想、愿望、理想以及

7、人们为实现梦想而坚定的意志等等,共16篇。《梦想的力量》中,小瑞恩为了帮助非洲儿童挖井,坚持用自己的劳动赚钱进行捐助,最后他的梦想实现了,而且带动了一批有爱心的捐助者;《种子的梦想》这首诗歌描写了在冬天的种子对春天的向往和憧憬,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如《梦圆飞天》中讲述了我国实现了飞天梦,神五载着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费日安梦时的无比喜悦和自豪。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梦形象的价值分析梦作为主体生存状态的一种反映,我们对梦的研究不应停留在客观知识层面上的探索。相对于科学机理来说

8、,梦的人文美学蕴含和社会作用是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的。事实上,我们所能见到的梦都已是承载于文化当中的片段,因此对梦的经典意象的研究应该是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寻找人类心智的创造过程,从中寻觅人类成长过程的审美流变及其对我们今天文化创造的意义。[2]另外,将梦置身于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它的含义又会有一些变化。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体现着教科书编制者的价值观和理念,我们要从立足于语文课程理念以及教科书编者的观点进行解析。(一)语文即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