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教案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教案

ID:13129645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教案_第1页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教案_第2页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教案_第3页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条件、目的、概况、影响;开发南洋;倭寇;戚继光抗倭。1、引导学生识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2、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张骞出使西域,培养学生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学生初步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4、采用课堂讨论、想象等方式,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培

2、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收集关于郑和、戚继光的资料,作为小故事的素材,提高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的语言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向地理教师请教,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及到达国家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等,以增强各学科知识的联系,拓宽知识面。 4、要求学生讲述戚继光抗倭的故事,使之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史上的重要地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人民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4 

3、②学习戚继光抗倭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既有友好合作的一面,也有反侵略的一面,从而全面认识明朝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重点和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 难点:如何全面地辩证地评价郑和下西洋[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图表法等。[教学过程]课前引导:明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对内不断强国化皇权,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随着明朝政权的巩固以及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外交上,也展开了一系列重大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友好交

4、往的一面,也有反抗侵略的斗争。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事件。一、郑和下西洋1、条件和目的A、郑和是什么人?(祥见课文P81小字)B、西洋指的是哪些地区?(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海一带)C、郑和能够下西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1、国力雄厚,武力强大,库藏充足----提供物质条件。2、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提高,指南者广泛应用,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科技技术。3、郑和本人的航海经验,勇敢,有才能。4、开放在政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加强与外界联系。D、郑和下西洋的目的?(1说:寻找建文帝的下路。2说:炫耀国威,显示明朝的富强。主要是政治目的

5、: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外界的联系。42,概况:和学生一起看课文P81小字和P82地图。提问:郑和航海过程中可能遇见哪些困难?(食物,水,风浪等)郑和下西洋和西方比较。(详细见课文P82)E、意义和影响怎样评价郑和下西洋的行为?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扩大了中外友好关系,为世界航海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既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也是全人类的自豪。但是郑和下西洋用大量的金银作为赏赐,换取的是土豆产和象牙,香料等,这种非商业性贸易,耗费巨大,给政府造成沉重经济负担。意义:1、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

6、太平,为亚欧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2、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3、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4、他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哥伦布1492年到达美洲,达伽马1497-1498到达印度。5、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徙到南洋各岛(仅东南亚地区)定居,成为华侨。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郑和下西洋和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不同?1、国家实力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张骞处于汉朝休养生息,经济还未完全发展。郑和处于明朝最繁盛时期。2、影响力不同:张骞的影响

7、力小,当时为了联合西域各国反抗匈奴。郑和为了宣扬国威,影响了东南亚诸国,影响力比张骞大得多。3、交通工具不同:一个是骆驼和马,一个是船。4、时代背景不同:张骞为了联合西域各国反抗匈奴,是为战争做准备的。郑和为了宣扬国威是属于和平交往的。5、结果不同:4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促进了海外各国和明朝的交往,也显示了明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高超;张骞出使西域也加强了西域各国跟汉朝的文化经济交流,更直接的一个成果是促使了丝绸之路的开通,并且也推动了西汉王朝将西域纳入正式行政区域。6、国家支持的方式不同:张骞去西域国家是采取暗中支持的方式,郑和则是国家大张旗鼓的支持。二,戚继光抗

8、倭1,倭寇指的是什么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