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幻无穷的形象教案

变幻无穷的形象教案

ID:13134123

大小:3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0

变幻无穷的形象教案_第1页
变幻无穷的形象教案_第2页
变幻无穷的形象教案_第3页
变幻无穷的形象教案_第4页
变幻无穷的形象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幻无穷的形象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变幻无穷的形象教案篇一:《变幻无穷的形象》教学设计)《变幻无穷的形象》教学设计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4课开课范围:梅列区开放周开课班级:青山小学三年级一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开动脑筋,把身边常见的物品变化出人、动物或其他物品的形象来。过程与方法:分析物品的外形特点,在形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美术方式创造出新的形象作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经过自己的想象,创作出美的作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重点:用绘画或手工的方式,把身边常见的物品变化出奇特的形象。难点:用夸张的手法,艳丽的色彩来实现多样变化的效果。教学时间: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

2、是三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的内容。教材一共只有一页内容,有课题,学习要求:根据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变化,创作艺术作品。还有“开动脑筋,让身边常见的物品变化出奇特的形象来。”有拓展:找一找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组合排列,会产生意外的效果。这三部分的内容,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把身边常见的物品,经过自己的联想,创作出艺术作品。这一页里有七幅图片,拓展的那幅是实物照片,还有一幅是剪贴作品,另外的五幅都是绘画作品。从这里我得到了这样的信息,那就是以绘画为主,(也可采用剪贴的方式)定采用绘画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作品。从作品的内容上看,大多是由一种物品变成另一种形象的艺术作品。教学过程:一、开场白:今天能够

3、来到我们青山小学,见到三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心里特别的高兴,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1分钟)二、导入新课:欣赏图片,请看大屏幕。(3分钟)1.认真观察图片,看看它像什么?(抓住图片的局部特点说。)2.我发现同学们只看到了多变的形象,而忽略了画面上的其他内容,这是为什么?(美术知识点的讲述。引导学生分析主体与背景的关系:画面的主体画得大,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而且色彩鲜艳,在画面的中心位置上。所以同学如果想让你的作品也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引起别人的注意,在创作时可以运用这种方法。)3.除了画面的主体,你还看到了那些内容?(美术知识的教学。背景的画面为什么看不全面?那

4、是因为被主体给遮挡了,画面通过遮挡、大小变化的运用,就能够使平面的作品变得有空间感和立体感。边上的仙人掌只画一半,让画面产生的向外延伸的视觉效果。同学们在创作过程中应该要尝试着使用这些技巧。)4.画面上远处的金字塔,行进中的驼队,在强烈阳光下的仙人掌,还有印第安人,好像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故事。5.看画面背景谁能准确说出这么多形象是由什么变化的?(引导学生看图片边上的仙人掌)6.谁能够用一个词归纳这个多变的主体,给这幅画起一个名字。导入课题:变幻无穷的形象。三、分析形状特点,学习用艳丽的色彩,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这是什么?(台灯)(3分钟)1.它由那几部分组成?2.每个部分可以把它想

5、象成什么?3.看看作者把台灯变成了什么?依据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背景上的海草来判断把台灯变成了海洋动物。这时把美术知识点告诉学生:背景不仅能够让画面变得丰富、饱满,还具有突出画面的主题作用。所以同学们在创作过程中,应该学会给自己的画面增添恰当的背景。)4.这两盏台灯你喜欢哪一盏?为什么?(引导学生从色彩、夸张的方式表现作品。)小结:对!这幅画就是用了夸张的手法和鲜艳的色彩把台灯变成海洋动物。其实生活中的物品,只要通过我们的想象和创造,都能够变成美好的形象。四、欣赏图片,分别说说是什么物品?由什么物品演变成的?(3分钟)1.如果学生讲到垃圾箱的画面时,引导学生说出:先画垃圾箱,再在它上方加上

6、眉毛和眼睛,在箱盖上加上嘴,在两侧加上手,让它变成了垃圾箱机器人。接着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看垃圾箱机器人的表情,好象在对人们说?让学生接着把下文说出来。(讲究卫生,保护环境。)2.当学生能够说出小姑娘的头像是由云变来的,就应该问学生,你怎么知道?(能够说出来是云,那他一定看了教材,并且很仔细,教材在图案的边上写着不清晰的字,就是云。说明作者是由云为原形变来的。从这里不难看出,如果事先预习了,就能够比其他同学得到更多的知识,希望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养成良好习惯。)3.打出一张幻灯片:物品变成人、动物和其他物品。五、拓展学生的思路,为创作做准备。(6分钟)1.你喜欢生活中的那些物品?想把它变

7、成什么形象?(当第一个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后,就接着问他,想把它变成什么?再让全班同学来帮他想想,还能够把这物品变成什么形象,拓展学生的思维,达到一物多变的效果。这样的例子讲两个,然后再回到,你喜欢什么?想把它变成什么?这可是我们本节课的作业,让全班三分之一的学生都谈一谈,有特色的再追问一下创作步骤,那你准备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要不要加背景?)2.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创作思路,真好!接下来我们就准备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