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

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

ID:1314286

大小:41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0

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_第1页
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_第2页
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_第3页
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_第4页
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姓名:殷俊班级:城规一班学号:20110420226指导老师:陈静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摘要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我国,公众参与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使得公众的参与并不能够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广州市恩宁路历史街区保护的公众参与为例,对我国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进行分析,讨论我国在城市遗产保护领域的公众参与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策略。关键词:城市遗产保护;公众参与;NGO;广州恩宁路一、相关概念城市遗产文化遗产是代表国家,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与人民生活的记忆

2、,并足以留传给子孙后代的财产。1972年在巴黎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遗产进行了分类,建立了“文化遗产”国际通行的概念:不可移动的文物、建筑群、遗址等。历史保护历史保护是城市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历史保护发展到今日,己经远远超出了“福尔马林式”单纯的文物保存做法,而是将遗产保护纳入城市更新与整体运营的通盘考虑。保护除了要注重对象的历史文化价值,也要注意发挥它的使用价值。不仅意味着遗产的物质保护,而且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中的各种积极因素的保护与利用。保护的目的不再停留在

3、重拾“过去”,而要保留现存事物的同时,以“当代的理解”指出未来可能的改变方向。保存和改变同样会施作用于历史容器中的“人”——他们的稳定与变迁。保护是观念、是手段、也是目标。城市遗产的保护,通常涉及到几个不同干预层级的字眼:保存、保护、复兴等。二、国外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最早起源于美国。早在1853年,安·帕梅拉·康宁汉姆发起了名为“保护沃农山住宅妇女联合会”的妇女志愿团体,成功的保护了沃农山住宅——华盛顿总统的故居,开启了公众保护遗产的先河。康宁汉姆小姐为保护沃农山住宅而成立的妇女联合会

4、,在全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发展。普通市民认识到自己也可以是历史文化保护运动的倡导者。在该组织的影响下,其他民间保护团体也相继开始成立,如1889年成立的“维吉尼亚古迹保护协会”和在1924年成立的“圣安东尼奥历史保护协会”等。意大利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社会化程度很高,这个国家本身具有的悠久历史,丰富的文化遗存,使人们把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当做国家的事业认真关切、积极参与。这些公共组织主要是教会、学校和一些民间社团。由于各个组织会员的不同,其参与管理的侧重也有所不同,比如说有的负责具体的保护

5、,有的负责理论的研究,有的负责保护的规划评估,有些则负责资金的筹集。1877年成立的古建筑保护协会是英国最早的该类组织,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宣传、并且促使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立法活动。1877年,由威廉·莫里斯和约翰·拉斯金创建了英国最早的民间保护组织“古建筑保护协会”,其目的是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反对拆毁古建筑以及对原建筑作面目全非的重修,并以文字和其他多种方式唤起公众的保护意识。他们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支持,并促使国家开始将古建筑保护纳入立法的范围。二战后,大量的民间保护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6、,据统计,仅1975年登记的全国性及地方性组织就有1250个(他们收集专家和公众的意见,督促和协助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文化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的法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不仅不遗余力而且也富有成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通过委托民间社团组织托管的方式来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目前,法国共有大小不等、功能不一的民间社团组织18,000个之多,组成了一支庞大的保护文化遗产的生力军。这些民间社团组织主要以古迹、古建筑物保护为主,其产业化经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节约了大量资金,同时有限度地活用也使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良性循环状

7、态。目前,法国政府已与一些省区签署了遗产领域权力下放议定书(民间组织在保护遗产中的作用和地位,已被越来越多的法国民众所认同。在日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以地方居民为中心,并得到专家的协助。1963年至1965年的奈良、京都、镰仓开发案,使人们认识到由于开发而破坏历史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促成了《古都保护法》的制定。而20世纪60年代的妻龙保护运动,更是促使了日本全国的市民保护运动的组织化.加之各地组织的联盟互动,由妻龙、有松、今井叮联合成立了“历史街区保护联盟”,之后发展为“全国历史街区保护联盟”。从1

8、978年起,该组织每年与各地的居民一道举办研讨会,通过这种方式,使居民们更多、更自主的参与到历史文化保护运动中来。三、案例分析——恩宁路街区改造的公众参与1.恩宁路简介恩宁路街区位于广州的荔湾老城区的核心区域,靠近广州的“租界”——沙面,与广州市的旧城保护区——广州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上下九相连接。恩宁路的位置如图1所示。恩宁路是具有浓厚西关特色的街区,著名的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