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产保护与公众参与

历史遗产保护与公众参与

ID:22017806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历史遗产保护与公众参与_第1页
历史遗产保护与公众参与_第2页
历史遗产保护与公众参与_第3页
历史遗产保护与公众参与_第4页
历史遗产保护与公众参与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遗产保护与公众参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遗产保护与公众参与历史遗产保护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人们对保护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的关注和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对待历史遗产保护的态度往往才是决定采取何种措施的关键,而这种态度归根到底还是一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或者说一种对历史的价值观。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待历史遗产的评价有着不同的价值标准,而不同文化传统也会产生不同的历史价值观。  在中国,历史话语曾经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时候历史名义的言说通常是不可违抗的,这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传承上,而对于物质形态的历史建筑遗产,采取的是“革故鼎新”策略。所以,当追问古人的时候,国人并没有今天的保护概念,甚至完全相反。而对

2、传统建筑实施“破坏性保护”的做法其实相当地具有传统色彩。建筑在传统中国人的心目中只是一种应时的实用品。这就为国人对历史的“消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托辞。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众和政府官员对待历史遗产不同于专家的一般态度。  公众对于历史的理解,往往不同于专家,尤其在以消费主义文化为主导的当今社会,历史已经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之物。历史遗产所蕴含的时间跨度,本身就使得后人对于历史主体难以完全复原原先的理解,而这就为主观的阐释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由此形成的结果就是,作为载体的建筑、历史街区得以“物以稀为贵”,而作为内容的文化精神则可以轻松的转化为当下人们“消费”的对象。历史

3、及历史遗产不再是一批庞大的事件、场所隐藏在现今社会背后,而转化成一些文字符号和影像符号组成的片段。这就使得历史“消费”成为了可能。而这种消费并非人们对历史的本真感兴趣,人们对历史故事、历史遗产所代表的某种所谓的“文化”、“情调”的兴趣要远胜于历史实存和历史著作本身,结果是那些历史专著常常只能蜷缩于角落,慢慢地成为“历史”。  此外,尽管公众是文化的真正缔造者和传承者,但是,城市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政策的制定、管理往往只是政府和专家的专利,缺乏公众的参与,尤其是特定的历史建筑使用者的参与。这一方面和公众的素质有关,另一方面,客观上我国长期的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体系,也造成如今彼

4、此缺乏对话、沟通的现实。  这就形成了当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背景:一方面,由历史的原因而造成的喜新厌旧的传统;另一方面,公众与专家、政府三方不同的历史价值观。  在对待历史建筑遗产的态度上,这些矛盾常常显得非常的明显,尽管在建筑精英的眼中,似乎并非如此,但精英毕竟是少数,更何况还不断有“精英”在背叛,充当甲方的“工具”。上个世纪90年代欧陆风的盛行就是力证,其存在也从侧面反应了某些群体在富裕之后寻求身分认同的心理需求,而这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和开发商的参与,他们甚至是始作恿者,尽管有一批学者在大力的批判。上海新天地,另一个“保护”的样板,在开发商赚得“声誉”和“金钱”

5、的同时,小资们也找到了身分的认同,但仔细一看,不难发现这里历史的肉身早已死亡,剩下的只是躯壳。这里“保护”只不过成了挣钱的绝佳手段。其实公众对保护的实体也并非真的买账,别忘了新天地更多的是属于晚上的,所以,保护的物质躯壳对公众到底有多少意义真的值得人怀疑。最近有报道,在上海的奉贤即将建成西班牙风情街,完全模仿西班牙著名的兰布拉一条街;与此同时,在闵行另一条意大利风情街也在紧锣密鼓的规划设计中。作为走在中国经济、文化发展前沿的上海,发生这样的事件,这背后显然有着与专业人士不同的历史价值标准。不知道这其中历史保护专家及相关专业人士又充当了什么角色,是无奈,还是共谋,不得而知

6、。所以,我们不得不深思历史保护背后,公众和政府的力量以及资本的魔力。  因此,当建筑师在面临越来越多的历史保护问题的时候,请别忘了保护本身对于各利益群体的不同意义,以及他们对于历史的不同态度,别忘了公众在历史这一终将被消费的过程中所处的角色和地位。最近,始建于南宋的杭州岳王庙由于年久失修(最近一次是1993年),想按照原来宋代岳飞画像来恢复其真实面貌,结果公众因为真实画像上岳飞比较胖且矮,而很不满意,认为这样不符合他们心目中高大、威武的形象,结果该修缮计划无果而终。这也说明了公众对历史的不同理解及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历史保护规划的实践中,尤其不能缺少的环节是切切实实

7、的公众参与。城市的本质,是产生和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的一种社会形态。“参与”和“活动’是构成城市的重要因素,城市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最大的特点在于“参与性”,它需要人们在其中穿梭活动。一个城市必需经由人们在其中参与活动才能得到体验,唯有如此,才能使人对这个城市特有的感受涌现出来,城市特色才能由此完整体现。  当然,这种参与只是一种一般性的、浅层面的活动而已。这里所论及的公众参与,其实质是一种让众多的市民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保护政策和保护规划的制定和决策过程中去的方法和途径,是一种制度性的社会活动。公众参与是随着政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