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

引导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

ID:13152319

大小:4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0

引导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_第1页
引导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_第2页
引导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_第3页
引导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_第4页
引导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引导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引导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日期:2011-11-10]来源:作者:东高地三小高志[字体:大中小]科目数学题目引导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诚信承诺书我郑重承诺:我提交的论文(教育叙事)是我自己独立撰写,绝无抄袭他人的内容;本文没有获过区级及区级以上奖项。单位_____东高地第三小学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高志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68759890——8203引导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

2、文献研究、实际观察和访谈调查等方法,从课堂教学、课下辅导和家校协同三方面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学习中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引导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主动学习的策略。关键字:小学高年级数学主动学习策略1引言1.1研究背景“学困生”问题是每个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认为这类学生大约占全部学龄儿童的8%—10%,随着进入高年级,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学困生更加明显。这些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问题,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业滞后,从而出现厌学、畏学情绪。学困生的存在,一直制约着学校教

3、学质量的提高,研究其开发的方法和途径,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研究学困生的转化显得更为迫切。如何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是重中之重,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1.2研究意义做好“引导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摆脱学困生的帽子,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建立学习自信心,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更有价值的人;让更多的家庭减少教育孩子烦恼;让教育工作者们,尤其是一线教师,在教育学困生方面少走弯路,提高效率。1.3研究内容文献的研究发现民办非学历教育还存在很多需要研究的问

4、题,因此本文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1)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多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观察,和对学困生及其家长进行访谈以及查阅文献资料,找到了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身上集中的主要问题。(2)提出了比较符合实际的一些引导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主动学习的策略通过调查访谈,对上述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找出基础薄弱、听讲走神、作业应付、做事懒惰、亲子关系等方面不能主动学习问题,从教育教学、人际关系、家校协同几大主体进行策略设计,使问题从根本上解决。1.4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在研究的过程中,

5、从学报上、报纸上、网络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学困生方面的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全面了解我国目前对学困生研究的状况,全面把握研究方向。找出了我国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查到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对策,对文章起到了辅助作用。(2)实际观察法笔者平时教育教学时细心观察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分类。也在有意识地观察其他老师的一些教育策略,自己也在不断的思考,对整个文章的案例列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通过亲自的观察收集到第一手资料。(3)访谈调查法利用访问调查法,对一些高年级数

6、学学困生及其家长进行访谈,倾听了业内人士一些策略。对整个文章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很强的实用价值。1.5研究框架全文共包括5章内容。第一部分是引言。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本研究课题的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等。第二部分是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研究的现状。第三部分是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第四部分是提出引导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第五部分是小结。对本论文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同时对自身研究的不足进行说明。2小学数学学困生研究的现

7、状通过文献资料的阅读,笔者发现当前关于对小学研究中大多数是对数学后进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这些研究中偏重于教师外在的帮助与指导,而没有更多的心理辅导以及家校协同的具体方案。并且分年级段研究的较少,所以比较泛泛,操作性不强。3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3.1理论依据3.1.1哲学观点“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收益。这一点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观念是相融

8、与统一的。3.1.2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3.1.3心理学观点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