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经济低谷期如何避免“保守陷阱”分析

谈谈经济低谷期如何避免“保守陷阱”分析

ID:13157862

大小:40.1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21

谈谈经济低谷期如何避免“保守陷阱”分析_第1页
谈谈经济低谷期如何避免“保守陷阱”分析_第2页
谈谈经济低谷期如何避免“保守陷阱”分析_第3页
谈谈经济低谷期如何避免“保守陷阱”分析_第4页
谈谈经济低谷期如何避免“保守陷阱”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谈经济低谷期如何避免“保守陷阱”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谈经济低谷期如何避免“保守陷阱”(知本咨询原创)2016年5月《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文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再一次被权威人士解读,即中国经济总体L型走势,会退一步、走两步,而且短期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整体经济将在低谷期运行较长时期,企业面临经济环境的巨大挑战,如何度过低谷期将成为各行业企业共同需要面临并解决的问题。很多企业会选择相对保守的发展思路,但是否保守战略会帮助企业顺利过关呢?正所谓没有绝对的顺境,也没有绝对的逆境。顺境中往往会暗藏陷阱,而逆境中往往也会存在机会。当然,面临经济低俗不能冒进,但一味的保守可能会落入“保守陷阱”。

2、我们看一下保守战略会带来哪些陷阱?一是思维惯性,不动更可能会被淘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互联网思绪对传统思维的颠覆、技术创新的几何级变化,无论对企业的产品、技术,还是对企业的商业模式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固守原有产品、原有经营思路、原有模式,都将面临无法守住一方江山的局面。不进则退,以为不动会熬过冬天,其实不加紧增厚衣服,被淘汰的可能性会更大。二是从众思路,不新更可能加剧竞争。1一方面,国内推行供给侧改革,大幅消除过剩产能;而另一方面,海外代购、抢购成为一时间热抄的话题。保守战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别人做什么或什么赚钱我就做什么,较重的从重心理,以为安全,但极大可能落入产能过剩的行列。不

3、仅现实的竞争加剧,利润锐减,也很难得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收缩战略,不进更可能会被整合。经济低谷期,不仅会带来很多传统行业企业的破产或倒闭,即使是有一定核心能力的企业能够维持,由于过度收缩,很可能成为其他大型企业或综合性企业的收并购对象。由此,一味的收缩并不见得会帮助企业真正挺过冬天。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如何避免“保守陷阱”?一是创新突围,本质与形式的同步创新。创新驱动成为新常态经济下提的较多的词语,也是真正应对经济低谷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创新呢。应该从本质和形式上双向创新。本质方面的创新就是新技术创新,无论在什么经济环境下都是需要的,不仅应对短期的挑战,更会赢得

4、长远的竞争力。形式创新,也就是常说的商业模式创新,好产品一定得到好收益的商业逻辑可能不完全对,好产品+好的商业模式才能保障企业真正赢利。二是逆周期突围,低价收并购核心技术。2众所周知,GE一直是国内外企业对标学习的对象。GE战略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逆周期管理,即其利用GECAPITAL引导其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发展。尤其是在经济低谷期,进行大量的逆周期收购很多高质廉价并具体核心技术实力的企业,从而在长期内保障其产业第一、第二的领先地位。由此,经济低谷期,可能考虑的方式是逆周期管理,一时的困难或激进,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三是收放突围,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管理中比较高

5、的境界是收放自从,而不完全依赖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关键是收什么、放什么的问题?基于中国市场大幅增长的环境已然发生改变,粗放式大而全的规模增长已经成为历史。企业应该收紧自己真正有价值、创造利润或超额利润的业务、产品或技术,对不太擅长的、以成本控制为主要手段保障利润的业务应该及时放手。做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始终会获得比较高的竞争力,或应对经济低谷期的能力会高一些。经济环境本来就是波动性变化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本质永远是自身的核心能力培养或壮大,即使是经济低谷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任何做法都应该是正确的,无需有意保守或有意激进。3(一)深度分析中国经济进入十年最低谷的原因来源:和讯网时间:20

6、16-01中国财经观察员金子厚在撰文中认为,从实体经济到金融行业,从传统企业到创业型公司,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近十年未遇的寒潮。文中具体分析值得思考。当前,中国经济持续下行,从实体经济到金融行业,从传统企业到创业型公司,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近十年未遇的寒潮。严重的产能过剩,已经把钢铁、煤炭等行业逼到了全行业亏损的悬崖边上,僵尸企业的比例超过15%;新一轮的破产倒闭风潮,正在向大型企业袭来,国内第二大民营钢铁企业海鑫钢铁、连续7年跻身民营企业500强的天地龙集团、可能导致银行坏账达300亿的庄吉集团等都陷入破产噩运;金融风险开始逐步向银行端侵入,各种理财产品兑付风险接连出现,P2P平台“跑路

7、”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四大国有银行利润增速猛然降至1%以下,一年之间悉数告别“全球最赚钱公司”的榜单;土地财政的萎缩,让一些地方财政滑向债务危机的泥潭,个别地方已经发不出工资。近期很多指标(包括消费、投资、货币供给)都出现了近十年以来的最低值。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这仅仅是表象,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在中国经济自身演进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三重断裂带。第一重是GDP锦标赛与改革锦标赛之间的断裂。传统的GDP锦标赛的能量级明显下降。这一方面是源于已经高企的地方政府负债和略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