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评量题库 - 亚洲大学心理系

心理评量题库 - 亚洲大学心理系

ID:13159970

大小:661.50 KB

页数:91页

时间:2018-07-21

心理评量题库 - 亚洲大学心理系_第1页
心理评量题库 - 亚洲大学心理系_第2页
心理评量题库 - 亚洲大学心理系_第3页
心理评量题库 - 亚洲大学心理系_第4页
心理评量题库 - 亚洲大学心理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评量题库 - 亚洲大学心理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評量題庫1.若測驗目的在於預測未來學習成就,那以何種信度考驗法為佳?
A.折半法
B.複本法
C.再測法
D.庫李法
ANSWER:C(920211004)2.何種信度考驗法能同時兼顧時間間隔及內容取樣上的誤差?
A.折半法
B.庫李法
C.再測法
D.複本重測法
ANSWER:D(920211004)3.衡量工具所能衡量到的理論概念程度,我們稱之為何種效度?
A.準則效度
B.內容效度
C.建構效度
D.實證效度
ANSWER:C(920211004)4.欲找到適當的標準來建立人格測驗的效標效度

2、是相當困難的,下列哪一種方法最適合人格測驗來取得效度?
A.實證效度
B.預測效度
C.內容效度
D.建構效度
ANSWER:D(920211017)5.與效標有關的效度通常分為同時效度和預測效度,究竟兩者孰佳,應該要視何決定?
A.題目
B.對象
C.目的
D.信度
ANSWER:C(920211017)6.建構效度和概念效度有些類似,都試圖在不同的建構之間驗證特定的理論關係,但概念效度特別關注測驗結果能否正確解釋下列何者?
A.受試者*
B.試題代表性
C.理論架構
D.區辨效度
ANSWER:A

3、(920211017)7.關於測驗信度,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信度是指測驗的一致性及穩定性
B.測驗中的誤差有一部分是人類行為不可避免之自然變異
C.心理測驗中推論的變異性就可能產生誤差
D.測驗若以研究為主,信度係數必須在0.8或以上
ANSWER:D(920211003)8.以下何者是最早期的衡鑑形式?
A.心理測驗
B.臨床晤談
C.行為衡鑑
D.投射技術的使用
ANSWER:B(920211003)10.以下何種信度形式,比較適用於欲測量變項特質容易變動的情形?
A.再測信度
B.折半信度
C.評分者間

4、信度
D.複本信度
ANSWER:B(920211002)11.關於概念效度和建構效度的異同,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二者同樣關注測驗架構,但是前者的建構只與受試者有關,並不與測驗本身相關
B.前者以形成建構為最終目的,後者則從已發展出來的建構開始
91C.建構效度的基本作法是評估測驗可以測量某理論性建構或特質的程度
D.建構效度比概念效度更關注個體的獨特過去史和行為*
ANSWER:(920211002)12.以下關於臨床衡鑑階段的排列順序,何者正確?a瞭解轉介來源b瞭解測驗的功能與限制c完全依賴測驗所獲取的資訊d蒐集資料如個案史、晤談資料、行為

5、觀察等e發展有效的處遇計畫f預測後續發展。
A.abdef
B.abcdef
C.abcde
D.abcef
ANSWER:A(920211002)13.在臨床衡鑑的階段中,哪一個階段必須瞭解問題的操作性定義,並為受試者選用適當的測驗?
A.評估轉介問題
B.獲取與轉介問題相關的知識
C.蒐集資料
D.解釋資料
ANSWER:B(920211013)14.下列哪一種效度指的是「測驗結果的解釋能精確的描述受試者的真實狀況」?
A.構念效度
B.概念效度
C.內容效度
D.增加效度
ANSWER:B(92

6、0211013)15.關於「信度」的各項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A.能正確解釋測驗所測量到的變項
B.目的在估計由誤差造成的測驗變異量
C.會受到測驗長度與反應型式的影響
D.是指測驗的穩定性、一致性
ANSWER:A(920211013)16.臨床工作者的主要角色任務是
A.成為心理測驗的專家
B.熟悉心理評鑑相關課程的知識
C.整合評鑑資料,形成和個案相關的描述
D.整合評鑑資料,解決問題並促成決策*
ANSWER:C(920211006)18.以下何種效度,可以不斷提供新的理論驗證和新的形究關係?
A.建構效度*

7、B.概念效度
C.內容效度
D.效標效度
ANSWER:A(920211006)19.雖然投射測驗受到質疑,但臨床界仍持續使用的原因,下列何者錯誤?
A.實務工作者沒有時間學習新的技術
B.缺少其它實用性的測驗
C.具有足夠的信度與效度
D.期待實習學生學會這些測驗
ANSWER:C(920211009)20.當測驗的目的是用於人員的篩選和分類時,最需要檢驗其何種效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