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2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2

ID:13163784

大小:5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2_第1页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2_第2页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2_第3页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2_第4页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本框题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1个框题。本单元是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逻辑延伸。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知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特性,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作为全书整个链条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一环,第三单元又是第四单元的逻辑起点。2.解析:本框概述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下设三目:第一目“古代辉煌的历程”既是本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本框教学内容的情境导入,用文字和图片形式,引发学生对古代文明延续问题的好

2、奇与思考,从而探寻中华文明从未间断的缘由,明确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二目“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情境分析。介绍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以及作为其见证的汉字与史学典籍。第三目“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是情境回归,将落脚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及提升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介绍了明清时期中华文化走向了衰微,近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华文化必然走向复兴。二、目标及其解析(一)目标:1.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1.明确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1.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汉字2.了解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3.了解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4.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二)解析:(1)引导学生在第一个合作探究活动中体会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感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2)明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两大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3)让学生依据教材内容试着归纳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辉煌---衰落----复兴,并从中让学生深刻感悟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华文化才能走向复兴。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了

4、解了什么是文化,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知道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特性,所以对本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应该不太难。但本框知识信息量比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归纳不出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新课程的实施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个性、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求知,学会收集、分析、利用各种信息及信息资源,并以此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与分享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本课具体用这两种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借助探究材料,层层设疑深入,充

5、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体验式教学法:学生课前和课后都阅读过很多书籍,对中国的历史都有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对本框题的阅读将使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更深的理解。五、教学过程设计I.教学基本流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小结→课堂目标检测II.教学情景请看课本P62材料和两幅图片,回答问题: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你的感想。 漫画A和漫画B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也表达了两种不同的决策观点。设计意图:创

6、设情景导入新课,同时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看课本P6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你能为这个结论作出进一步论证吗?设计意图:本探究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分析所给材料,引发学生进一步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价格听证会,感受公民真实享有的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看课本P65探究材料及问题:1、忆一忆,1

7、7、18世纪的世界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2、查一查,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有哪些表现?3、想一想,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与国家的衰落是什么关系?设计意图:该探究活动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对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历史过程的回顾,反思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的原因,认识文化的衰微与国家衰落的关系。(三)小结通过本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文化走过了辉煌---衰微----复兴的历程。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两大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感悟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

8、主义的指导下中华文化才能走向复兴,明确中华文化的发展要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四)目标检测1、(2008江苏卷22)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平台.向世界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