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项目部(行包库)测量方案

第二项目部(行包库)测量方案

ID:13164471

大小:9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1

第二项目部(行包库)测量方案_第1页
第二项目部(行包库)测量方案_第2页
第二项目部(行包库)测量方案_第3页
第二项目部(行包库)测量方案_第4页
第二项目部(行包库)测量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项目部(行包库)测量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太原南行包库施工测量方案第一章 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太原南行包库》施工组织设计2、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建筑施工测量手册》4、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的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及相关技术资料;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基本情况行包库为地下二层,地上五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3063平米,占地面积1870平米。地下两层层高均为5米,首层层高4.8米,标准层层高3.9米,建筑高度21.2米。行包库地下两层均为包裹库,在地下一层与行包地道相连通;首层为托取厅,行包办公室、管理用房及

2、办公门厅;二层以上均为办公房间。行包库西南侧空地作为停车场,±0.000相当于85黄海高程绝对标高795.07m。建筑面积:13063m2建设单位:太原铁路局监理单位::山西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太原南站监理部施工单位: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改建铁路枢纽太原南站及相关工程项目部。二、现场情况行包库施工区域西侧为北营村住户,东侧23米为铁路线路。南侧28米为黑驼沟排水渠,北侧3米为中建集团驻地及模板堆放场地。目前行包库所在位置为11标钢筋加工区,自然地坪比设计±0.000高3.5米左右。目前了解地下无水管、电缆等。行包库南侧有一条7米宽公路通向太榆路和东中

3、环,交通运输比较便利。第三章 施工部署一、施测程序准备工作测量作业自检报验合格合格进入下道工序一、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晋中市测绘局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二、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1、施测原则3.1.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3.1.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

4、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1.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3.1.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3.1.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2、准备工作3.2.1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座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的绝对标高。在了

5、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3.2.2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太原市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序号器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全站仪徕卡TCR402台12自动安平水准仪DS-Z5033台13电子经纬仪DJD2台14激光铅垂仪JDA-96台15红外线测距仪

6、ND3000台16钢尺30m把27盒尺、塔尺5m把28对讲机个49墨斗只24、测量人员组成测量班长:1名测量技术员:1名测工:2名5、测量的基本要求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测量规范》,此工程设置精度等级为二级,测角中误差20秒,边长相对误差1/5000。第四章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一、工程定位根据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提供的太原南行包库相对位置平面图,结合现场已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的太原南站第一站台的位置,确定行包库的位置。并设置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

7、点。按照图纸所示建筑物主轴线进行轴线定位。二、平面控制网测设4.2.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4.2.1.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4.2.1.2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想一致。布设呈矩形。4.2.1.3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4.2.1.4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2.1.5桩位必须用险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4.2.2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4.2.2.1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共设置二横二纵四条主控轴,分别为:A

8、轴、①轴、E轴、⑩轴。A/①轴12.99米,E/①轴12.99米,A/⑩轴E/⑩轴①轴外扩0.5米,⑩轴0.5米,45轴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