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第11章 地下硐室围岩压力分析与计算

岩石力学---第11章 地下硐室围岩压力分析与计算

ID:13187551

大小:2.99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8-07-21

岩石力学---第11章 地下硐室围岩压力分析与计算_第1页
岩石力学---第11章 地下硐室围岩压力分析与计算_第2页
岩石力学---第11章 地下硐室围岩压力分析与计算_第3页
岩石力学---第11章 地下硐室围岩压力分析与计算_第4页
岩石力学---第11章 地下硐室围岩压力分析与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岩石力学---第11章 地下硐室围岩压力分析与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地下洞室围岩压力分析与计算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隧道及岩土工程系本章内容§9-1概述§9-2松动围岩压力的计算§9-3变形围岩压力的计算授课学时:6学时关键术语:围岩压力,围岩变形压力,围岩松动压力,普氏平衡拱,喷锚支护,稳定性。本章的重点难点:1、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原理;2、弹塑性理论计算围岩压力3、块体平衡理论计算围岩压力;4、压力拱理论计算围岩压力;5、太沙基理论计算围岩压力;§9-1概述基本概念:围岩压力:地下洞室围岩在二次应力作用下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或松动破坏,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

2、衬砌上的压力,称为围岩压力。围岩压力是围岩与支护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与围岩应力不是同一个概念。围岩应力是岩体中的内力,而围岩压力则是针对支护结构来说的,是作用于支护衬砌上的外力。围岩压力的类型:按围岩压力的形成机理,可将其划分为变形围岩压力、松动围岩压力和冲击围岩压力。1、形变围岩压力形变围岩压力是由于围岩塑性变形如塑性挤入、膨胀内鼓、弯折内鼓等形成的挤压力。产生形变围岩压力的条件:①岩体较软弱或破碎,围岩应力超过岩体的屈服极限而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②深埋洞室,围岩受压力过大引起塑性流动变形;③由膨胀

3、围岩产生的膨胀围岩压力。一种特殊的形变围岩压力膨胀围岩压力:膨胀围岩由于矿物吸水膨胀产生的对支衬结构的挤压力。形成的基本条件:一是岩体中要有膨胀性粘土矿物(如蒙脱石等);二是要有地下水的作用。2、松动围岩压力松动围岩压力是由于围岩拉裂塌落、块体滑移及重力坍塌等破坏引起的压力,这是一种有限范围内脱落岩体重力施加于支护衬砌上的压力。大小取决于围岩性质、结构面交切组合关系及地下水活动和支护时间等因素。松动围岩压力可采用松散体极限平衡或块体极限平衡理论进行分析计算。3、冲击围岩压力◆冲击围岩压力是由岩爆形成

4、的一种特殊围岩压力。它是强度较高且较完整的弹脆性岩体过度受力后突然发生岩石弹射变形所引起的围岩压力现象。◆冲击围岩压力的大小与天然应力状态、围岩力学属性等密切相关,并受到洞室埋深、施工方法及洞形等因素的影响。◆冲击围岩压力的大小,目前无法进行准确计算,只能对冲击围岩压力的产生条件及其产生可能性进行定性的评价预测。影响围岩压力的因素1、洞室形状和大小的影响2、地质构造的影响◆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完整、无软弱结构面,围岩就稳定,围岩压力就小◆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不完整、有软弱结构面,围岩就不稳定,围岩压力就

5、大◆在断层破碎带、褶皱破碎带和裂隙发育的地段,围岩压力一般较大◆岩层倾斜、节理不对称以及地形倾斜,可能引起不对称的围岩压力,即偏压,应特别重视3、支护形式和支护刚度的影响◆支护形式:外部支护:如钢拱架——能承受围岩压力或限制围岩变形内承支护:如锚杆、砂浆等——能提高岩体的自承能力◆支护刚度越大,允许围岩变形就越小,围岩压力就大,反之,围岩压力就小4、支护时间的影响◆围岩压力主要是由于岩体的变形和破坏造成的,而岩体的变形和破坏都有一个时间过程,导致围岩压力与时间有关◆支护时间越早,围岩变形较小,则围岩

6、压力就大,反之,围岩压力就小5、洞室深度的影响◆当围岩处于弹性状态时,围岩压力大小与洞室的埋深无关◆当围岩出现塑性区时,围岩压力大小与洞室的埋深有关,洞室的埋置深度越大,围岩压力也就越大6、施工方法的影响围岩压力的大小与洞室施工方法和施工速率有较大关系◆在相同的地质及其他条件下,对围岩扰动越大的施工方法,造成的围岩压力就越大,反之,则小◆通常施工作业暴露过长、衬砌较晚、回填不实或回填材料不好等,都会引起围岩压力的增大§9.2松动围岩压力分析与计算◆松动围岩压力是指松动塌落岩体重量所引起的作用在支护衬

7、砌上的压力。◆围岩过度变形超过了它的抗变形能力,就会引起塌落等松动破坏,这时作用于支护衬砌上的围岩压力就等于塌落岩体的自重或分量。◆计算松动围岩压力的方法主要有:块体极限平衡理论、平衡拱理论及太沙基理论。一、块体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围岩压力步骤:(1)运用地质勘探手段查明结构面产状和组合关系,并求出结构面的c、φ值;(2)对临空的结构体进行稳定性分析,找出可能滑移的结构体(危岩);(3)如果楔形体处于稳定状态,其围岩压力为零;如果不稳定,就要具体地计算其围岩压力。(4)采用块体极限平衡理论进行支护压力计

8、算(一)顶板危岩稳定性分析如图,设结构面AC和BC的粘结力分别为c01、c02,内摩擦角为φ01、φ02,AC=L1,BC=L2,结构体高度为H。由几何关系可得:并且有:1、受力分析:(1)结构面AC和BC上由粘结力产生的抗剪力为(2)围岩切向应力σθ(设顶板围岩水平应力平均值为σθ)在结构面上产生的摩擦力为:(3)切向应力σθ对结构体产生的上推力:(4)单位长度结构体自重为:式中γ为围岩重度。2、稳定性判断结构面上总抗剪力沿垂直方向的分力FV为:显然,结构体的稳定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