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第10章 地下硐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ppt

岩石力学---第10章 地下硐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ppt

ID:56471314

大小:3.24 MB

页数:84页

时间:2020-06-19

岩石力学---第10章 地下硐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ppt_第1页
岩石力学---第10章 地下硐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ppt_第2页
岩石力学---第10章 地下硐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ppt_第3页
岩石力学---第10章 地下硐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ppt_第4页
岩石力学---第10章 地下硐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岩石力学---第10章 地下硐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地下洞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隧道及岩土工程系本章内容§8-1概述§8-2水平洞室围岩应力计算§8-3有压隧洞围岩应力和稳定性§8-4围岩的变形与破坏重点、难点:1、地下洞室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重分布;2、地下洞室围岩的变形破坏;3、地下工程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4、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关键术语地下洞室,围岩应力,有压洞室,围岩,稳定性。要求:1、须掌握本章重点难点内容;2、了解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8-1概述一、地下硐室的概念和分类地下硐室(undergroundcavity)是

2、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于岩土体中作为各种用途的构筑物。按用途:矿山巷道(井)、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地下厂房(仓库)、地下军事工程按硐壁受压情况:有压硐室、无压硐室按断面形状:圆形、矩形、城门洞形、椭圆形按与水平面关系:水平硐室、斜硐、垂直硐室(井)按介质类型:岩石硐室、土硐按应力情况:单式硐室、群硐二、应力重分布在岩石力学中,将开挖后出现的应力变化称为应力重分布围岩:洞室周围发生重新分布的岩体。围岩中应力重新分布后形成的新的应力状态称为重分布应力状态。三、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主要涉及到以下岩石力

3、学研究课题1重分布应力状态的分析与计算;2开挖后围岩的稳定状态判别;3地下洞室围岩压力分析与计算;4地下洞室的围岩抗力问题。因此,地下洞室的稳定性分析,必须:1首先根据工程所在的天然应力状态来确定围岩中重分布应力的大小和特点;2研究围岩应力与变形和强度的关系,进行稳定性评价;3确定围岩压力和围岩抗力的大小与分布情况,以作为地下洞室设计和施工的依据。本节采用弹性理论计算坑道围岩应力及其分布基本假定:1岩体为均质、连续和各向同性的介质。2岩体不受构造应力场作用将巷道和围岩视为无重量的有孔平板的平面应变问题,平板所受到的外

4、力即原岩应力。巷道上部和下部的初始应力不相等,但当巷道埋深大于其高度的20倍时,这种应力差即可略去。于是,当p=q,即λ=1,可视为二向等压下有孔平板平面应变问题,当p≠q时,即λ≠1,则视为二向不等压的有孔平板平面应变问题。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这种计算误差不超过10%。研究围岩二次应力状态的方法:§8-2水平洞室围岩应力计算和稳定性分析此节主要讨论无内压坑道围岩应力分布一、圆形洞室围岩应力计算设原岩垂直应力为p,水平应力为q,作用在围岩边界,忽略围岩自重的影响,按弹性理论中的基尔希公式计算围岩中任一点M(r,θ)的应

5、力:(1)当r→∞时,(8-1)(8-2)上式即为极坐标中的原岩应力。(2)当r=a时,即洞室周边的应力为:(8-3)或:式中:λ=q/p为侧压力系数。(8-4)(8-1)由:可见,σθ与λ和θ密切相关。当θ=0,π时,当θ=3π/2,π/2时,由于岩体的抗拉强度很小,认为岩体不抗拉,因此,坑道周边不能出现拉应力的条件为:解得:当θ=0,π时,当θ=3π/2,π/2时,不同的λ下,坑道周边切向应力σθ的分布:λθ=0,πθ=π/2,3π/24-p11p308p2p5p12p2p1/22.5p0.5p1/32.67p0

6、p1/42.75p-0.25p不同的λ下,坑道周边切向应力σθ的分布:(3)当p=q,即λ=1时,(8-1)(8-5)可见,σθ、σr与θ无关,λ=1(轴对称)时对圆形坑道围岩应力分布最有利。当r=a,坑道周边应力为:(8-6)圆形坑道开挖应力扰动范围为坑道半径的3-5倍。当r→∞时,坑道原岩应力为:(8-7)二、椭圆形坑道周边应力分布在单向应力p0作用下,椭圆形坑道周边任一点的径向应力σr、切向应力σθ、剪应力τrθ,根据弹性力学计算公式为:式中:m——y轴上的半轴b与x轴上的半轴a的比值,即m=b/a;θ——洞壁

7、上任意一点M与椭圆形中心的连线与x轴的夹角;β——荷载p0作用线与x轴的夹角;p0——外荷载。若β=0,p0=λp,则:若β=900,p0=p,则:在原岩应力p、λp作用下,则由(1)+(2)得:(1)(2)(8-8)上式也可表示为:坑道周边两帮中点处(θ=0,π)切向应力为:若(a)=(b),即σθ1=σθ2,则可得:坑道周边顶底板中点处(θ=3π/2,π/2)切向应力为:(8-8)(a)(b)(c)由(c)可得:可见,在原岩应力(p,λp)一定的条件下,σθ随轴比m而变化。为了获得合理的应力分布,可通过调整轴比m

8、来实现。(c)满足上式的轴比叫等应力轴比。在等应力轴比的条件下,椭圆形坑道顶底板中点和两帮中点的切向应力相等,周边应力分布比较均匀。(8-9)例:λ=1/4条件下,不同轴比m对应的顶底板和两帮中点处的σθ:(1)当m≤1,顶底板中的σθ出现拉应力,故在λ=1/4条件下,应选m>1.(2)当m=4时,巷道两帮中点和顶底板中点的应力为1.25p,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