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研究导引

文学理论研究导引

ID:13200599

大小:113.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21

文学理论研究导引_第1页
文学理论研究导引_第2页
文学理论研究导引_第3页
文学理论研究导引_第4页
文学理论研究导引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研究导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戏剧与戏剧性1、戏剧的起源与特征。2、戏剧性包含哪些方面?戏剧性包含哪些方面?如何看待现代西方戏剧淡化戏剧性的现象?1、戏剧的起源与特征。一般认为,西方戏剧起源于古希腊的酒神祭祀。祭祀时,人们组成合唱队,合唱队长在酒神祭坛前讲述有关酒神的故事,合唱队报之以赞美酒神的歌唱;后来增加了一个演员,他所描述的故事扩大到关于酒神以外的神话,并且与合唱队有问有答,这就是悲剧由来;同样,喜剧也从酒神祭祀中形成,人们举行宴会和欢乐歌舞的游行表演便是后来喜剧的雏形。中国戏剧的起源与流变比较复杂,有周贻白有巫觋、楚国优孟、宫廷乐舞、传自西域、摹仿傀儡之说。王国维有“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之说

2、。戏剧的特征董健认为,人类所具有的摹仿、表演、观看三种本能和欲望,以及这三者所表现出来的娱乐、寄托是戏剧艺术得以发生的心理学基础。他概括戏剧有四个特征:(1)从言说方式看,戏剧是史诗的客观叙事性与抒情诗的主观叙事性这二者的统一;(2)从艺术的构成方式看,戏剧是一种集众多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3)从艺术运作的流程来看,戏剧是包括编剧、导演、演员、作曲、舞台美术、剧场、观众在内的多方面艺术人才的集体性创造。(4)从艺术的传播方式看,戏剧艺术是具有现场直观性、双向交流性与不可完全重复的一次性艺术。2、戏剧性包含哪些方面?如何看待现代西方戏剧淡化戏剧性的现象?戏剧性是戏剧审美特性的集中体

3、现,从叙述上看,正因为戏剧缺少讲述者,使其意义的显现不能通过叙述语言见出,而只能通过行动描写来直观呈现。一、戏剧性首先是指动作性。亚里士多德强调戏剧的动作。莱辛认为,戏剧描写的事件是互为因果的,动作性应当表现为一个有机的发展和运动,戏剧应当讨论人们在生活中的地位并表达为人们能接受的观点。动作一要集中,将它简化为最单纯的形式。简化的结果使生活、性格和道德在戏剧中高度集中地被表现出来;二要紧张曲折。戏剧剧情发展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诗学》中所说的“突转”与“发现”。突转是剧情向相反方向转变;发现是指由不知到知的转变。二、其次,戏剧性是指冲突性。黑格尔说,自由意志在矛盾冲突中的实

4、现富于戏剧性,戏剧描写“人物在超意志和实现意志之中各自活动,互相冲突,但终于得到解决”的历程,戏剧的任务就是要消除在不同人物身上各自独立化的那些精神力量的片面性。20世纪,西方戏剧中出现一股“反戏剧”的倾向,淡化戏剧性。比利时象征主义剧作家梅特林克主张在平静的生活中发掘“戏剧性”,这类戏剧家追求一种内心化、散文化的戏剧表现,“剧作家努力的目标不是在激变的时刻而是在最平稳单调的状态中描绘生活,并且在表现个别事件时避免运用任何明快的手法。”特别是荒诞派戏剧,更是有意识地谋求一种“反戏剧效果”。它“没有什么故事情节,没有传统戏剧所要求的剧情发展、高潮、结尾,没有构成戏剧冲突的具体矛盾。”比

5、如法国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的二幕剧《等待戈多》,就展示了一种静态乃至板滞的戏剧结构。没有情节发展,只有僵硬的重复;没有高潮和结局,只有自身的纠缠,暗示了人与目标之间无望的周旋关系和现实的无序性。与其“反戏剧性”的做法相对应,荒诞派戏剧企图成为一种“总体戏剧”,它不同于传统戏剧主要依赖曲折的动作与情节来表达意义,而是综合运用了舞台形象、场面、道具、化妆、音乐、舞蹈等演出效果烘托戏剧的意义。补充知识:命运悲剧、环境悲剧、性格悲剧p15620世纪西方戏剧注重演员与观众交流p158豹头、熊腰、凤尾p158悲剧是用语言对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悲剧的审美效果是借引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净化、陶冶人们的性

6、情。悲剧有六个艺术部分:情节、性格、言辞、思想、形象和歌曲,包括突转、发现、苦难、穿插、结局等部分。第八章形式与风格1、中西方文学形式研究的演变。2、中国古代的风格理论与西方的风格理论有何异同?3、怎样看待风格与形式的关系?1、中西方文学形式研究的演变形式通常指的是文学的程序结构、叙事模式、技术技巧等。我国古代文论中关于形式与风格的论述十分丰富。我国先秦时期便意识到形式对表达思想的重要性。“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所说的文就与形式有关。但我国古代只是到了魏晋以后,才注重对形式与风格问题的探讨。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中提出了“质待文”的命题,指出了形式的重要性

7、。由于未能将形式上升至本体地位,我国古代对文学形式的研究主要文章作法的“章法”,即形式技巧方面,常常以缝纫、建筑等为比喻谈论形式问题。西方对形式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曾经强调形式对质料的统摄关系。在《诗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讨论了戏剧的情节结构和布局。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对艺术的非功利性以及纯粹美的推崇奠定了形式研究的基础。但真正形成气候的形式研究还是20世纪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法国结构主义俄国形式主义实际上是用材料和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