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创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创新训练

同步创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创新训练

ID:13212015

大小:20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1

同步创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创新训练_第1页
同步创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创新训练_第2页
同步创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创新训练_第3页
同步创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创新训练_第4页
同步创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创新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步创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创新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同步创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创新训练1.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北京城的是()A.明太祖时B.明成祖时C.明神宗时D.明英宗时2明清时皇帝住的地方是在()A.京城B.皇城C.紫禁城D.外城3被誉为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的是()A.长城B.赵州桥C.卢沟桥D.故宫4.长城的东西两端分别是()A.鸭绿江、嘉峪关B.山海关、陇西C.鸭绿江、陇西D.山海关、嘉峪关5我国古代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千金方》D.《伤寒杂病论》6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生活在()A.明朝初年B.清朝初年C.明朝末年D.明末清初7.

2、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农政全书》B.《梦溪笔谈》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8下列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哪一组不属于同一领域()A.《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B.《缀术》与《天工开物》C.《水经注》与《徐霞客游记》D.《千金方》与《本草纲目》9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B.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D.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医书10.关于《天工开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反映了明

3、朝时期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C.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D.介绍了许多西方科学知识11.下表中,它主要反映了《本草纲目》这部书的()卷数52卷字数190万字收入药物1800多种新增加药物370多种收入医方1万多个插图1000多幅A.规模巨大B.内容丰富C.内容详实D.与其他书不同之处12.下列书籍中属于明朝创作的有()①《齐民要术》②《农政全书》③《梦溪笔谈》④《天工开物》⑤《本草纲目》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13.读明长城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明长城两端各是什么地方?(2)万里长城修建始于何时?东西起止点

4、是什么地方?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明长城与其有何不同?(3)如何评价明长城?14.读图1,研究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李时珍的主要成就是什么?为什么说他的著作是一部总结性药物学巨著?(2)根据课本对他的事迹叙述,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德值得学习?图115.读图2材料,讨论研究回答下列问题:图2(1)材料的意思是什么?(2)为什么宋应星强调人类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相配合?(3)为什么外国学者称《天工开物》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自设创造学会命题,就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创造。题型、难易、数量不限,以留下创设的空间。提示:参考本课训练试

5、题,可以用“明朝北京城”图创设一材料解析题,以“鸭绿江”创设一否定选择题。参考答案一、1.B2.C3.D4.A5.B6.C7.D8.解析:此题是综合比较题,重在考查综合比较能力。中国历史上所学的科技著作很多,我们不仅要知道其名称,还要了解所在朝代、作者及其主要内容。同时也要注意纵向对同类知识或相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总结、比较。这样才能对所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该题把选项中医学、农学、地理学、数学及综合性科学等几方面领域的科技著作放在一起,要求选出不同领域的一组,通过审题,逐一比较,很明显就知B是本题答案要求。答案:B9.C10.D11

6、.A12.C13.(1)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2)万里长城建于秦朝。它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主要为了抵御匈奴南下。与明长城不同的是:秦长城为土筑,明长城东段用条石和青砖砌筑;明长城的位置较秦长城靠南,中段用土心砖(石)砌筑。(3)明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14.(1)李时珍主要成就是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说它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因为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的插图。这部书有190多万字,收入药物1800多种,医方一万多个。后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

7、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2)从课本内容叙述看,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等等都值得后人去学习。15.(1)材料的意思是:天地之间物以万计,人类要做的事情因此也就很多,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生产出种类齐全的物品,这并不单是靠人工的力量,也有自然力的作用在内。(2)宋应星所以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求与自然力相配合,是因为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不协调,就意味着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或破坏了生存环境。如果

8、人为地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如无休止的砍伐森林等,它则意味着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无尽的,但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与对自然的利用,这种认识和利用,不可能超越自然。(3)宋应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