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妇的情感哀怨

徽商妇的情感哀怨

ID:13213541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1

徽商妇的情感哀怨_第1页
徽商妇的情感哀怨_第2页
徽商妇的情感哀怨_第3页
徽商妇的情感哀怨_第4页
徽商妇的情感哀怨_第5页
资源描述:

《徽商妇的情感哀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徽商妇的情感哀怨柏家文摘要:徽商妇,徽州社会的一个独特群体。新婚后不久,她们便要送夫远出经商,离别时的难舍依依,守望时的苦苦思念、煎熬与哀愁,寡居时的凄苦与悲凉,是她们一世无法解脱的情感宿命。关键词:徽商妇;情感;思念;哀怨徽商,富甲一方的地域性商帮,兴盛于明中叶至清乾隆朝,前后称雄宇内整整三百余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而今,我们在慨叹徽商辉煌业绩的同时,也不禁惊叹那些在幕后付出了巨大牺牲、给予他们莫大支持的徽商妇。留守徽州故地的徽商妇不仅在持家兴业、孝悌家人、培育子女等方面解了侨居异地徽商们的后顾之忧,而且在情感上承受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苦痛与煎熬。本文试以一

2、定的史料为基础,剖析徽商妇们的情感世界。一.临别时的难舍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徽州,地处皖南腹地,群山环抱,地狭人稠,土地贫瘠,“能以生业著于地者,十不获一。”因此,为了觅求生存与发展,徽州人不得不以贾代耕,经营四方。一首徽州民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徽州梦徽州,多少牵挂在心头,举头望月数星斗,句句乡音阵阵愁。”唱出了徽州人的无奈。按徽州人的习俗,男子十三四岁外出站店当学徒,十七八岁遵父母之命回乡完婚①,短暂的新婚欢聚之后,便要送夫远走他乡,出门经商。顾炎武《肇域志·徽州府》中说“(徽州人)取妇数月则外出”②。民国歙县志亦有

3、“邑俗重商,商必外出……新婚之别,习为故常”③的记载。燕尔新婚,欢聚短暂,对徽商妇来说,须承受多大的情感伤痛!流传于歙县一带的民谣《十送郎》④唱出了徽商妇送别郎君时的难舍与爱恋。一送郎,送到枕头边,拍拍枕头睡睡添。的婚姻观念  二送郎,送到床面前,拍拍床沿坐坐添。三送郎,送到槛闼(按:窗)边,开开槛闼看看天。有风有雨快点落,留我的郎哥歇夜添。四送郎,送到房门边,左手摸门闩,右手摸门闩,不晓得门闩往哪边。五送从民间歌谣看徽州人的观念世界(郎,送到阁桥(按:楼梯)头,左手搭栏干,眼泪往那流;右手提起罗裙揩眼柏家文:(1975-),男,安徽枞阳县人,历史学硕士,

4、铜陵学院外语系讲师。5泪;放下罗裙透地拖。六送郎,送到厅堂上,左手帮哥哥撑雨伞,右手帮哥哥拔门闩。兆民)二、追求一种自由幸福而又从一而终七送郎,送到后门头,望望后门一棵好石榴。心想摘个石榴给郎吃,吃着味道好回头。八送郎,送到荷花塘,摘些荷叶拼张床。生男叫个荷花宝,生女就叫宝荷花。九送郎,送到灯笼店。别做灯笼千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的婚姻观念  十送郎,送到渡船头。叫一声撑船哥、摇橹哥,帮我哥哥撑得稳端端。送郎送到小桥头,手扶栏杆望水流。船家啊,今天撑俺家郎哥去,何时撑俺家郎哥回?可以看出这个徽商妇将郎哥从床边一直送到码头边,多么的难舍难离!字里行间,既有表

5、达对郎哥的慰留与依恋,又有对郎哥真的是要出门时的失魂落魄与不知所措;既有对郎哥爱情要忠贞专一的告诫,亦有对郎哥早日回乡的企盼。她心中自问:船家啊,你今天撑俺郎哥去,你又何时撑俺郎哥回呢?其情其景,多么让人难以释怀。清人倪伟人撰的《新安竹枝词》⑤亦有类似的词作。略举一二:[其一]仙姥峰头日欲低,将军岩下草初齐;春风一棹渐江水,直送依郎下浙西。封锁茶箱问水程,饯春筵上饯郎行;郎行正向金阊去,听说西施妾恨生。紫霞山上鹧鸪啼,紫霞山下草萋萋;侬在紫霞山外住,送郎时过阮公溪。[其二]刺桐花发侬入门,刺桐花落郎出门;侬入门时郎新喜,郎出门时侬断魂。词一描绘了一个青草初

6、齐、春风和暖的春日,一名徽商妇在送郎去苏州(金阊)时的依恋,从紫霞山外到渐江水边,送了一程又一程。词二中“刺桐花发侬入门,刺桐花落郎出门”一句,足见这对新人欢聚时日之短。新婚燕尔,就要送夫远行,无限春愁加离愁,怎不叫人“断魂”。5二.守望时的思念与哀怨徽州地区流传一句“一世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的谚语,胡适先生在其自述中这样解释道:“一对夫妻的婚后生活至多不过三十六年或四十二年,但是他们在一起同居的时间,实际上不过三十六个月或四十二个月——也就是三年或三年半了。”⑥徽州人一世夫妻聚少离多,数年、十数年乃至数十年不归十分常见。流传于徽州一带词曲对此作了

7、如实地描述,如方士庹的一首《新安竹枝词》⑦云:健妇持家身作客,黑头直到白头回;儿孙长大不相识,反问老翁何处来。这首词以徽商自述的口吻讲述妻子在家持家,自己从满头黑发的青年就身客异乡,直到一头银发才回乡,长大了的子孙竟已经认不出“我”了,反过来问“我”这老头子是从哪里来的。这位徽商一直未回乡的时日可以想象了。再如倪伟人的一首《新安竹枝词》⑧写道:三月春风柳絮飞,双双紫燕入重帷;阿郎重利轻离别,十数年中不见归。阳光明媚的三月,春风和煦,柳絮纷飞,紫燕双双衔泥筑巢,而“我”的阿郎哥却已离别十几年没有回乡了。这首词以紫燕双双作比拟,衬托出徽商妇无尽的思念与孤独。读

8、罢让人惆怅,感伤。为谋生计,身客异乡的徽商,不得不重利轻别离。这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