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ID:13221299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1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_第1页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_第2页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_第3页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姚家镇初级中学刘红霞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以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1、例2为课堂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了解数学中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知识方法的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四教学方法:1.教法4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等。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教师并适时运用电教多媒体动画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来

3、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附教学工具:温度计、投影仪、多媒体2.学法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五教学过程:1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为新课的讲授作好铺垫。2创设情景,自然引入多媒体引出某地某年2月上旬每天气温情况表,并找出2月3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提问最高温度

4、比最低温度高多少度?(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后提出问题:怎样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呢?由问题的给出,激发学生探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有理数的减法。从学生身边的实际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数学的乐趣.同时这也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使学生乐于进一步探索)3探究规律,归纳结论4引导学生通过计算5-(-4)和-10-(-3)探究减法法则(设计说明:让学生对5–(–4)=9与5+4=9和-10-(-3)=-10+(+3)的观察、比较,是进一步探索

5、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基础.让学生对有理数的减法计算提出初步的猜想“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有理数减法运算难度较大,为面向全体,通过第二个题给予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的机会,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思考,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易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4.例题讲解例1(课本例3)(设计说明:讲解时注意让学生复述有理数法减法法则,加深学生对法则的认识,并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规律,而不机械地将减法转化成加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减法运算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间

6、步骤作准备。)例2题(课本例4)(说明:此题是实际问题,与新课引入中的实际问题前后呼应,)例3组织学生自己编题,学生回答.4【教法说明】教师与学生以平等身份参与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编拟有理数减法的题目,其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怕学知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出题,相互解答,互相纠正,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同时,教师可以获取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信息,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随堂练习(说明:教学中采用分组竞赛的方法,互动交流式的练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更积极主动.学生在活动中能

7、体会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六课堂小结环节:本节课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时转化成加法进行计算,即a-b=a+(-b)(说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七布置课后作业:(说明:通过作业反馈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以利课后解决学生尚有疑难的地方。)八板书设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例题讲解随堂练习: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