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50例分析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50例分析

ID:13233376

大小:4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1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50例分析_第1页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50例分析_第2页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50例分析_第3页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50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50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50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鼻出血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治疗组各25例,其中,对实验组25例鼻出血患者采用凡士林纱条鼻孔填塞法治疗,对治疗组25例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引导下微波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综合两组的疗效观察,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2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鼻出血患者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应用镜

2、下治疗配合镜下射频技术治疗鼻出血,具有痛苦小、疗效好等一些优势,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鼻内镜下;鼻出血;50例鼻出血是当前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尤其是鼻出血的定位诊断以及治疗方法一直是耳鼻咽喉科诊治的难点课题之一,其中,对于鼻出血的部位难以把握和精准定位,特别是反复性鼻出血,更加具有一定的治疗难度,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采用鼻内镜下治疗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鼻出血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先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1

3、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鼻出血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治疗组各25例,治疗组25例中,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8-74岁,平均年龄36.8岁,单侧鼻腔出血17例,双侧鼻腔出血8例。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疾病16例;观察组25例中,男19例,女6例,年龄8-73岁,平均年龄39.5岁,其中,单侧鼻腔出血14例,双侧鼻腔出血11例。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疾病12例。1.2临床症状表现4门急诊主诉:反复鼻出血,不能自行止血。出血原因:(1)中鼻部因素:鼻中隔

4、偏曲、各类鼻部炎症、外伤及手术后、不明原因者。(2)全身因素:高血压、上呼吸道感染及发热、血液病、肝功能不全、糖尿病等。鼻内镜下检查发现的鼻出血部位。出血时间30mm-10d,多为夜间出血,出血量约50~500ml。出血部位:吴氏静脉丛42例,鼻中隔后段6例,下鼻道中后部3例,嗅裂1例。1.3方法1.3.1治疗方法对实验组25例鼻出血患者采用凡士林纱条鼻孔填塞法治疗,对治疗组25例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引导下微波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采用鼻内镜下准确定位后予以电凝、微波、中药治疗。在治疗组镜下治

5、疗的方法运用上,患者半坐位或仰卧位,在鼻内窥镜引导下用吸引管吸净鼻腔内积留的凝血块,初步判断出血的部位,然后用2%丁卡因加适量肾上腺素棉片充分麻醉,发现鼻出血点分别在以下几个部位较常见鼻中隔前端、鼻中隔中部、嗅裂部、下鼻道、中鼻道、下鼻甲附着部和后鼻孔等,且均为动脉出。寻找到鼻内出血点后用微波或电凝准确烧灼止血止血后对烧灼区予以红霉素眼膏涂布,一般无需再用油纱条填塞鼻腔。2结果综合两组的疗效观察,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2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

6、体情况见表1。表1两组鼻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组别例数一次性治愈二次性治愈总有效率治疗组2519498.0%观察组2516585.7%3讨论鼻出血是当期一种较为普遍的疾病,更是耳鼻喉科急诊的难点之一,在以往采用油纱布填塞甚至加后鼻孔填塞的方式治疗,这样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从本研究的整体分析情况来看,采用鼻内镜下治疗的方式,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总有效率达到了98.0%,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鼻出血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鼻出血是一种急症之一,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因此,在治疗的时候,首先

7、要找准出血部位,准确的估计出血量,从而制定科学、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4鼻出血病因主要有,一是引起鼻出血的局部因素:外伤;鼻中隔病变(如偏曲、穿孔)、鼻腔干燥、萎缩性鼻炎,出血性鼻息肉等、肿瘤、异物、炎症。二是引起鼻出血的全身因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或由于肺心病致静脉压增高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热等;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妇女经期或经前期激素水平改变时可有鼻出血;化学品及其他毒物中毒致造血功能障碍;尿毒症、肝脾疾病、气压突变等。同时鼻出血的临床表现在:出血表现血从一侧或

8、两侧前鼻孔流出,或混于鼻分泌物内排出,或经后鼻孔至咽部,经口吐出。量可多可少,颜色可鲜红或暗红,可凝成血块。鼻内可见出血点、血管扩张或出血性新生物;原发病的表现高血压病患者可有血压高、头昏、头胀;血液病患者伴有其他出血倾向;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亦可有相应表现;继发症状大量失血可引起失血性贫血、虚脱或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速、血压降低。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上,采用鼻内镜下治疗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该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