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ID:13241564

大小:2.96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7-21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1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2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3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4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论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脑和神经系统是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在孕期第四周时,胎儿的神经系统开始形成、发育,到26周时,大脑皮层已经基本具有和成人一样的沟和回。出生后,脑的发展主要是大脑皮层结构的复杂化和脑机能的完善化。髓鞘化是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志。图片胎儿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展图片胎儿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一、从简单到复杂表现在两个方面:1

2、、从不齐全到齐全;2、从笼统到分化。儿童动作发展表现为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以上肢动作为例,肩头和上臂首先成熟,其次是肘、腕、手,手指动作发展最晚。儿童动作发展表现为由粗到细。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在此基础上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例如,4、5个月的婴儿想要拿面前的玩具时,往往不是用手,而是用手臂甚至整个身体,更谈不上用手指去拿玩具了。随着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加之儿童的自发性练习,动作逐渐分化,儿童能逐步控制身体各个部位小肌肉的动作。儿童用手握铅笔自如地一笔一划写字,

3、往往要到6、7岁才能做到。二、从具体到抽象三、从被动到主动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四、从零乱到成体系。总之,儿童心理的发展趋势是按照从不齐全到基本齐全、心理活动从笼统到开始分化、从非常具体到出现抽象概括的萌芽、从完全被动到最初的主动、从非常零乱到出现系统性的规律进行的。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年龄特征?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二、与年龄阶段有关的几个概念关键期儿童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有一个最佳年龄段。如果在这个最

4、佳年龄期间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条件,就会有效的促进这方面心理的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将来很难弥补。如:6个月: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8个月: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3岁: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5岁: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4-5岁: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3-8岁: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关键期奥地利的劳伦兹在研究小动物发育的过程中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小鸭子在破壳后不久,鸭妈妈会带着它们四下走动一圈。从此以后把这个母鸭当作它们的妈妈。科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印刻学习”。劳伦兹在小鸭子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不先让它们看到母鸭,而首先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发

5、生了。见右图---尾随反应关键期小鸭的“印刻学习”的关键期在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小狗的“印刻学习”关键期在出生后的20~50天。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方面。记住几个关键期1、口头语言发展关键期:2-3岁这个阶段儿童学习口头语言非常快,如果让儿童生活在外国,用不一年就能学会日常口语。2、视觉发展关键期:0-4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视觉发展最迅速。斜视儿童在4岁之前容易矫正。3、识字的关键期:3岁左右教孩子识字很简单,关键不能用灌输式,而是在游戏中学。可用卡片、图片、实物等提高孩子识字的兴趣。4、数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4岁左右此时可引导孩子认

6、识数字,由简到繁,做些简单加减的演算。方法当然也是启发诱导,以实物、图片、玩具等引起孩子的兴趣。5、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时期:3~6岁此时期可以多带孩子游览参观,开拓视野,多讲一些童话故事,并增置智能玩具等。危机期与转折期儿童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时期,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如:有人认为1岁、3岁、6-7岁、11-12岁都是发展的危机年龄。这个阶段注意教育方式。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却不是必然出现的。第三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复杂多样,我们可分为

7、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而这些客观条件是人脑(神经系统)和周围现实。我们可归结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一、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一)遗传因素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其中对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特征。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的物质载体是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染色体中的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其中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正是

8、这种物质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