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技术培训讲稿

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技术培训讲稿

ID:13282811

大小:669.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21

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技术培训讲稿_第1页
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技术培训讲稿_第2页
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技术培训讲稿_第3页
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技术培训讲稿_第4页
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技术培训讲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技术培训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技术培训讲稿2008-12-30-17-第一章膺架法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梁1膺架法施工概况1.1镇江京杭运河特大桥跨338省道60+100+60连续梁图1-1连续梁施工顺序图-17-1.2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图1-2简支梁支架布置方案图2连续梁现浇施工的关键技术2.1施工支架施工支架设计要考虑的几个基本因素:1支架在浇筑混凝土、预施应力阶段的强度、刚度。2支架基础在浇筑混凝土、预施应力阶段的承载能力。施组中关于预施应力阶段的承载能力未考虑,应特别注意。3垂直运输的设备和能力。-17-2.1.2施工支架在

2、预施应力阶段的受力和变形分析1受力变化图1-3A2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支点反力(N)图1-4A2段预应力张拉完毕后支点反力(N)图1-5A2段预应力张拉引起的支点反力变化值(N)图示结果取A2段的一半(对称结构),从左向右的节段长度分别为3.0m、3.0m、3.25m、3.5m、3.5m、3.5m、3.5m、4.0m、4.0m、1.0m(分3段)。钢管支架间隔距离1.0m-17-,每排支架底板有8根钢管,翼缘板共4根钢管,钢管采用Q345高强支架,截面大小489mm2。由图中可知,预应力张拉后,使得A2段边侧9.25~1

3、1m范围内的钢管支架竖向受力增加,尤其是6m范围内增加量明显,需要关注该范围内的钢管受力和地基承载力要求。2变形图1-6A2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竖向变形(mm)图1-7A2段预应力张拉完毕后竖向变形(mm)图1-8A2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水平变形(mm)图1-9A2段预应力张拉完毕后水平变形(mm)图示结果取A2段的一半(对称结构),从左向右的节段长度分别为3.0m、3.0m、3.25m、3.5m、3.5m、3.5m、3.5m、4.0m、4.0m、1.0m(分3段)。钢管支架间隔距离1.0m,每排支架底板有8根钢管,翼缘板

4、共4根钢管,钢管采用Q345高强支架,截面大小489mm2。由图中可知,预应力张拉后,使得A2段边侧水平位移增加,最大为2.4mm,如果钢管和支架保持同步位移,应考虑支架在水平位移下的稳定性。-17-3预应力简支箱梁现浇施工的关键技术3.1施工支架施工支架设计要考虑的几个基本因素:1支架在浇筑混凝土阶段的强度、刚度。2支架基础在浇筑混凝土阶段的承载能力。3垂直运输的设备和能力。3.1.1施工支架方案设计案例总体布置见图1-2。外模采用钢框竹胶模板,每4m一段,每段重量不超过5吨;内模采用钢模板,每段长度4m,每段重量不

5、超过5吨,每段模板为一个整体结构,导链辅助收放,轨道运输;底模采用竹胶模板。支撑横梁采用I22b,长度14m,间距70cm,沿桥纵轴满铺;支撑纵梁采用贝雷片,共计14榀,根据箱梁混凝土灌注时横向荷载分布布置;分配梁采用3I28b,长度13m,沿桥纵轴间距900cm布置2道;每道分配梁下面设置5个支撑立柱,采用Φ500×8钢管桩;基础采用低筋混凝土扩大基础,基底尺寸为1300×200×80cm,沿基础纵轴向配筋。模板分块及重量控制是按25t汽车吊性能考虑,对于墩高小于12m的桥梁,模板可在桥下预拼成8m一段吊装,优先考虑

6、支架现浇;对于墩高12m(不含)~27m的桥梁,模板需单块吊装。箱梁自重720t,模板及支撑按梁重20%计算,q=1.2×-17-720000/3200=270kgf/c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跨度900cm。计算得支点反力267300kgf。基底应力p=267300/(1300×200)/10=0.103MPa。上述为地基验算基础要求,每项施工均要进行验算。3.2梁体的线形控制-17-第二章连续刚构的施工1挂篮1.1挂篮设计1.1.1设计流程挂蓝设计流程为:1设计原则的确定,2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3总体方案的确定,4

7、总体参数的确定,5各部技术设计,6明确临时施工荷载,并与桥梁设计单位密切联系。1.1.2设计原则1挂篮构造要适应梁段长度、截面、高度、直、曲线变化及新旧梁段混凝土搭接的需要,桥面标高及梁体线型易于控制,制造、拼装、拆卸及使用方便,作业面开阔。2挂篮结构受力明确,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相关规范要求。3客运专线连续梁连续刚构桥施工推荐采用菱形挂篮,为施工提供较大的空间,且满足桥面整平设备的空间要求。4挂篮设计按一次灌筑一个节段混凝土考虑荷载。-17-5挂篮应为无平衡重式。6挂篮优先按一次走行设计,当走行时的后锚设计承载力确

8、实不能满足时,按先走行主构架、底模,再走行侧模和内模走行设计。7挂篮重量控制在最大梁段重量30~50%,且不超过桥梁设计图纸规定。8挂篮前端最大挠度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9模板设计时,要考虑承受起吊、安装、振捣、拆模及走行,以及防止漏浆和拆装方便。10对于曲线梁,外侧模板板面宜取直。11挂篮主要结构连接方式根据不同的材料、安装条件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