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

浅谈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

ID:13285155

大小:7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1

浅谈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_第1页
浅谈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_第2页
浅谈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_第3页
浅谈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_第4页
浅谈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中易出现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一、当梁体采用悬臂现浇法施工时,模板容易出现哪些问题?(一)质量问题及现象施工挂篮底模与模板的配置不当造成施工操作困难,箱梁逐节变化的底板接缝不平顺,底模架变形,侧模接缝不平整,梁体纵向线形不顺,挠度或顶面高程超出允许误差。(二)原因分析1、悬臂浇筑一般采用挂篮施工,挂篮的底模架的平面尺寸未能满足模板施工的要求;2、底模架的设置未按箱梁断面渐变的特点采取措施,使梁底接缝不平、漏浆、梁底段与段之间产生错台;3、侧模的接缝不密贴,造成漏浆,侧面产生错台;

2、4、挂篮模板定位时,垂直向高程考虑不准,或挂篮前后吊带紧固受力不均;5、挂篮模板未按桥梁纵轴线定位;6、挂篮底模架的纵横梁连接失稳,几何尺寸变形。(三)预防措施1、底模架应有足够的平面及截面尺寸,应满足模板安装时支撑和拆除以及浇筑混凝土时所需操作工作宽度和刚度;2、底模架应考虑箱梁断面渐变和施工预拱度,在底模架的纵梁和横梁连续接处设置活动钢铰,以便适时调节底模架,使梁底接缝平顺;3、底模架下的平行纵梁以及平行横梁之间,为防止底模架几何尺寸变形,采用钢筋或型钢采取剪刀形布置,牢固连接纵横梁;4、挂

3、篮就位后,在校正底模架时,必须预留混凝土浇筑时的抛高量,模扳安装时应严格按测定位置核对标高,校正中线,模板和前一段的砼面应平整密贴;65、挂篮就位后应将支点垫稳,收紧后吊带,固定后锚,再次测量梁端标高,在吊带收放时应均匀同步,吊带收紧后,应检查其受力是否均衡,否则就应重新调整。二、如何防止钢筋骨架变形(一)质量问题及现象钢筋骨架在装卸、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发生扭曲,外形尺寸或钢筋间距不符合要求。(二)原因分析1、成型钢筋堆置过高,底层钢筋压弯变形;2、搬运频繁;3、运输工具不当。(三)预防措施1、成

4、型钢筋堆放要整齐,不宜过高,不应在钢筋骨架上操作;2、起吊搬运要轻吊轻放,尽量减少搬运次数,在运输较长钢筋骨架时,应设置托架;3、对已变形的钢筋骨架要进行整修,变形严重的钢筋应予以调换;4、大型钢筋骨架存放时,层与层之间应设置木垫板。三、如何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过振或漏振(一)质量问题及现象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振捣工人不能准确把握振捣的部位和振捣的时间,使某一部位的混凝土发生过振或漏振。发生过振时,混凝土产生离析,水泥浆和粗骨料分离。发生漏振时,混凝土产生松散,蜂窝、麻面。两种现象不仅影响混

5、凝土外观,而且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要求,此部位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二)原因分析1、混凝土振捣工人责任心不明确,施工前未接受技术培训;2、同一部位振捣时间过长;3、某一部位漏振;64、混凝土浇筑厚度过厚,没有分层;5、振捣器功率小,振捣力不足,振捣器选择不合适;6、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连续振捣出现漏振;7、附着式振捣器的布置间距不合理。(三)预防措施1、对振捣工人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将振捣质量与工资奖金挂钩。要选择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的工人专门进行振捣;2、浇筑混凝土时,一般应采用

6、振捣振实,避免人工捣实。大型构件宜用附着式振动器在侧模和底模上振动,用插入式振捣器辅助,中小型构件宜在振动台上振动。钢筋密集部位宜用插入式振捣棒捣实;3、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振捣,上下层砼的振捣应叠,厚度一般不超过30cm;4、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部位振捣完成后应边振边徐徐提出振捣棒,应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5、使用平板振动器时,移位间距,应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

7、盖已振实部分10cm左右为宜;6、附着式振器的布置距离,应根据构造物形状及振动器性能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7、对每一振捣部位,必须振捣到该部位的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8、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砼的初凝时间,并充分注意前后浇筑砼的连结密实。若间断时间直超出规定时间,一般按工作缝处理。四、预应力张拉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一)质量问题及现象预应力筋张拉时出现异常情况,如锚垫板变形、梁的起拱不正常、千斤项、油泵等声音异常,锚夹

8、具滑出、千斤顶支架倾倒等。6(二)原因分析1、锚垫板承压面与孔道中心线不垂直,锚具孔与锚垫板未对正,由于张拉力过大造成锚垫板变形;2、千斤顶回油过猛,产生较大的冲击振动,造成滑丝;3、千斤顶或油泵出现故障,声音出现异常;4、预应力筋被拉断,出现异常声音和梁体起拱不正常;5、千斤顶支架不牢固;(三)预防措施1、锚垫板承压面与孔道中线不垂直时,应当在锚圈下垫薄钢板调整垂直度。将锚圈对正垫板并点焊,防止张拉时移动;2、千斤顶给油、回油工序要缓慢平稳进行。要避免回油过猛;3、张拉操作要按规定进行,防止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