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教育——读《课堂问题与争鸣》有感

用心教育——读《课堂问题与争鸣》有感

ID:13310935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1

用心教育——读《课堂问题与争鸣》有感_第1页
用心教育——读《课堂问题与争鸣》有感_第2页
用心教育——读《课堂问题与争鸣》有感_第3页
用心教育——读《课堂问题与争鸣》有感_第4页
用心教育——读《课堂问题与争鸣》有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心教育——读《课堂问题与争鸣》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用心教育——读《课堂问题与争鸣》有感单位: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子小学姓名:朱可用心教育——读《课堂问题与争鸣》有感暑假期间,阅读这本由叶飞编著的作品,感受颇深。作者以看似简易通俗的言语向我们深刻讲述了一个个赋予哲理的故事与案例,而蕴含其中的,则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者时常遇到却又时感无措的种种问题。叶老师在书中强调一个“新”字。他说,中国教育的希望在“新”教师!新教师的成长从“教育发现”开始!教育发现是什么?是与众不同的“新图书”!所谓“新”,“新”在服务于新课堂新教师新教育。而在叶老师“新”教育的理念下,我亦看到了他以深刻笔触描绘出的“心”教育。纵观全书,“心”字无处不在,而在

2、“是唤醒生命还是摧残心灵”“如何倾听心灵的声音”“关注‘留守学生’我们能做什么”“面对父母离异的孩子”等有关章节中,更是深刻体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春蚕红烛般的教育之心。最近网络上疯狂转载着这样一张图片,孩子默默站在角落,背上一双洁白的翅膀忽闪忽闪的似欲飞翔。身后的父母掂来一把黑色的大剪刀,欲做何事,可想而知。与图片匹配的旁白读来让人不禁心酸——你剪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此话虽意在指责双亲,而教师之责,却也溢于言表。试着回想,是否你也曾挥舞着黑色的剪刀,残忍折断孩子的梦想,却还反过来责备,为何,你不会飞?那么到底,我们是唤醒生命还是摧残了孩子的心灵?这是个值得每个教

3、师都深思的问题。每一个孩子刚入学时都是懵懂的,他们的心灵纯净而美好,思维开阔,天马行空。有时候,课堂上一些异于他人的答案会让我们措手不及,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师手中的标准,逐渐变成孩子们口中的整齐划一、异口同声。天空中的月亮像什么呢?每个孩子眼中都有一轮明亮的新月。像小船、像镰刀、像弯弯的绿豆芽。那么,能不能像圆圆的烧饼?又能不能像晕着红光的太阳公公?我们给孩子的童年里画上一弯浅浅的新月,但我们不能否认孩子眼中为数不多但真切存在的那轮明月。启发、引导、鼓励、学会倾听,甚至以孩子的方式思考、真正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中去,才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者的,用“心”教育。学校作为孩子们

4、的第一教育场所,老师在这个伟大场所中所起的作用与责任不言而喻。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而这颗幼小的红心,又是渴望与老师贴近与沟通的。记得某次批改作业时,发现几本潦草不认真的,郝逸菲的作业也在其中。我把她叫过来,询问为何作业与之前差距如此之大,是不是开学初那股认真劲儿没有了?她只是低头不语。再看她的作业,忽地发觉家长签名有些不对劲。“作业是妈妈签的名字吗?”,我问。她紧张地站着,紧咬着嘴唇,不说话。很明显的,这名字是她自己签上的。“那你做作业时妈妈在家吗?”,我又问。沉默,依旧是沉默。“爸爸在家吗?还是爸爸在外面工作呢?别的小朋友可都是爸爸妈妈一起检查作业呢。”我换了话题

5、,试图让她放松下来。可是,此话一出,她的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掉。“恩,老师……爸爸在外面打工,不,不回家……前两天刮大风,我,我们家的房子倒了……妈妈也,也得出去干活……”不知花了多大的勇气,她断断续续讲完这段话,已泣不成声,眼泪刷刷的往下掉。我的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像是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逸菲,你觉得妈妈干活辛苦吗?”她点头。“妈妈那么辛苦地挣钱,你知道她最希望看到什么吗?”她低头认真想了一下,说,每次我考一百分的或者有进步的时候,妈妈都特别高兴,她应该特别希望我能够再考一百分吧。“恩,你是个聪明的好孩子,既然我们知道怎样让妈妈开心和快乐,那我们就应该更

6、努力的去做,对不对?”“对,老师,你说得对……”她的眼里充满了希望,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懂事却又缺少与家人沟通与被教导的孩子。“恩,老师敢打赌,妈妈看到你的好成绩时,一定是最高兴的。”“恩,我知道了老师。”她手里紧紧攥着作业本,像是下了什么决心一样,迈着坚定的脚步,朝教室走去。我轻轻抱了抱她,庆幸自己没有妄下定论,没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肆意批评,没有忽略一个孩子渴望与被关注的心。第二天,她的作业有了明显的改观。我一方面为她的改变感到高兴,一边又为班里不知道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孩子而担忧。而面对“留守儿童”与“父母离异的孩子”,我们能做的,除了用心,还是用心。当前,离婚的社会问

7、题已经影响到学校教育。越来越多无辜的孩子被无情的卷入“离异家庭”这个不幸的漩涡,他们幼小心灵背负着难以承受、更准确地说是不应承受的精神重压。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不完整的家庭,使他们个性健康发展受到了阻碍,有的甚至形成个性缺陷,这必将影响到他们的前途。而作为一位一天之内除了父母与孩子接触时间最多的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鼓励和指导,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使命。我们班之前也有一两个这样的孩子,他们平时话语很少,不善与人交流,不论是上课还是搞活动,似乎都有些与众不同。为了让这样的孩子变的自信起来,我们班开办了“悄悄话信箱”,鼓励他们随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