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化瘀涤痰息风通络治脑血栓

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化瘀涤痰息风通络治脑血栓

ID:13338755

大小:5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2

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化瘀涤痰息风通络治脑血栓_第1页
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化瘀涤痰息风通络治脑血栓_第2页
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化瘀涤痰息风通络治脑血栓_第3页
资源描述:

《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化瘀涤痰息风通络治脑血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袁長津談常見病防治經驗化瘀滌痰 息風通絡 治腦血栓中國中醫藥報  2009年9月17日腦血栓形成是腦梗死(又稱“缺血性卒中”)最常見的類型,由腦動脈主幹或皮質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增厚、管腔狹窄閉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腦局部血流減少或供血中斷,組織缺血缺氧及軟化壞死,出現局灶性神經系統症狀體征。本病以中老年人為多見,常在安靜或睡眠中發病,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感覺障礙及語言障礙等為主要臨床變現。本病屬中醫學“中風”的範疇。辨治方藥本病的臨床變現主要屬於中醫中風病的“中經證”,血瘀、痰濁阻滯經絡,或陰虛陽亢、肝風內動、氣血逆亂而致腦部經脈失養,為其發病的主要病因病機。臨床可分

2、如下三型進行辨治:氣虛血瘀半身不遂,肢體麻木,口眼歪斜,舌歪而謇,語言不利,但一般神志清醒,脈弦、或細澀、或兩側脈象大小不等,舌紅苔薄白或少苔。治宜益氣活血祛風、通經活絡,予補陽還五湯加味。基本方藥:黃芪30~60克,當歸、赤芍、地龍、白僵蠶各12克,川芎、桃仁、羌活各10克,紅花、土鼈蟲各6克,雞血藤30克。該方以王清任補陽還五以補氣行血、通絡祛風為主;加土鼈蟲以增化瘀通絡及溶血栓之效,雞血藤養血行血、舒筋活絡,僵蠶祛風解痙、化痰散結,羌活祛風通痹,善走頭項,現代藥理實驗研究證實,羌活尚能在不加快心率和不升高血壓情況下,有選擇性的增加腦血流量的作用。本方為筆者治療腦血

3、栓形成最常用的效方。臨床辨證加減:上肢不遂,選加片薑黃、桂枝、威靈仙、桑枝等;下肢不遂,選加牛膝、豨薟草、獨活、木瓜、漢防己等;半身不遂久治效不顯者,選加水蛭(以製成粉劑吞服為佳)、蜈蚣;語言謇澀重者,去雞血藤,加石菖蒲、全蠍;有易哭、健忘、恍惚等精神情志症狀者,去地龍,選加石菖蒲、遠志、郁金、天竺黃、龍齒等。痰濁中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強而謇或不語,頭暈胸悶,時或神志恍惚不清,舌苔膩,脈弦滑。治宜滌痰化濁、息風通絡,予滌痰湯加減。基本方藥:法夏、橘紅、制南星、石菖蒲各10克,茯苓16克,天麻、白僵蠶各12克,桑枝、鉤藤(後下)各30克,紅花6克。臨床辨證加減:眩暈、

4、嘔逆者,加代赭石、澤瀉、白術;口角流涎、面部麻木,加白附子、全蠍;頭痛,選加羌活、川芎、蜈蚣;大便秘結,選加大黃、芒硝、全栝樓、桃仁等;神志不清而舌苔黃膩者,去桑枝、鉤藤,選加郁金、梔子、竹茹、天竺黃。陰虛陽亢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眩暈耳鳴,面紅目赤,便幹口渴,或心煩易怒,或神志恍惚,或酣睡難醒、問非所答,舌紅苔黃,脈弦長或數。治宜滋陰潛陽息風,予天麻鉤藤飲合建瓴湯加減。基本方藥:代赭石(先煎)、石決明(先煎)各30克,生地、玄參、白芍、鉤藤(後下)各18克,牛膝、丹參各15克,天麻、白僵蠶、炒梔子各10克。臨床辨證加減:神情恍惚者,加石菖蒲、郁金;大便秘結者,加大黃(後

5、下);頭項強痛者,加葛根、羌活;血壓甚高者,加夏枯草、黃芩;痰盛者,選加制南星、竹瀝、天竺黃、皂莢等。驗案舉隅黃某某,男,68歲,1984年6月3日初診。患者10天前早晨起床時突發昏厥失語,急送醫院救治,不到1小時即蘇醒,但遺留右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強語謇,小便失禁等症,一直未見改善,西醫診斷為“腦血栓形成”,遂出院求診中醫。刻診:患者臥床不起,短氣困乏,右側肢體癱瘓,面部向左歪斜,口角流涎,說話結巴不清,神志尚清,但時有不自主地尿床,頭暈痛,大便可,面色萎黃,舌強而顫,舌質紫暗,舌苔薄白而潤,左脈弦,右脈細澀。血壓:158/92mmHg。辯屬氣虛血瘀,兼風痰內阻。予

6、上述益氣活血基本方(黃芪60克)去雞血藤,加牛膝、石菖蒲、炙遠志、全蠍、夏枯草,5劑。二診時患者明顯好轉,上下肢體已能活動,肌力增強,血壓146/90mmHg,原方續服5劑。三診時患者已能扶杖而行,右手已能握物,並曲舉過肩,但右肩關節僵滯及右側肢體麻木較著,餘證基本消除,兩脈弦細,血壓已在正常範圍。續予初診方去菖蒲、遠志、全蠍、夏枯草,加雞血藤、桑枝、片薑黃,該方服後患側肢體功能恢復明顯,效不更方,前後共服三十餘劑後,右側上下肢功能基本恢復正常。多年以後,遇見其家屬,探知患者後來生活一直能自理,但因其素好飲酒,於1989年一次飲酒過量後,突發腦出血,經搶救無效而死亡。附

7、:腔隙性梗死本病是一種發病率僅次於“腦血栓形成”的腦梗死類病,多因長期高血壓引起鬧深部白質及腦幹穿通動脈病變和閉塞,導致缺血性微梗死。本病的臨床症狀與“腦血栓形成”相似而較輕,預後亦較好。筆者近幾年出門診所治療的“中風”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為西醫診斷“腦腔隙性梗死”,臨床辯證皆有不同程度的“瘀阻經絡”的表現,皆以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而取得較滿意療效。朱某某,男,37歲,農民。近一月來,漸次出現頭暈痛,右上肢無力,右手無法上舉過頭,右側面部麻木,步態不穩、說話結巴不清等症。經顱部多普勒及磁共振檢查診為:腦動脈硬化,腔隙性腦梗塞,腦白質病變;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