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ID:13339490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2

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_第1页
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_第2页
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_第3页
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自我暗示是风,无意识是我隐形的翅膀。于是,我就有了梦想,于是,我就有了希望。在我困倦的时候,在我折翅的时候,在我懈怠的时候,我要把我的梦想在我大脑中预演。于是,我便有了坚持,我便有了力量,我便有了向往。为了梦想,我乘心理暗示之风,高高地飞扬……这是临别婷婷时,我在她日记本上写的一段话。01利用心理暗示,挖掘巨大的学习潜能心理学有一个“摩西奶奶效应”,说的是美国艺术家摩西奶奶,到暮年时发现自己有惊人的艺术天才,75岁开始学画,80岁举行首次个人画展。摩西奶奶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去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它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那

2、么生活会变得多么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意识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无意识具有巨大潜能。心理暗示又是通过无意识来实现的,这就表明,无意识的巨大能量,为心理暗示提供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相信,人的潜能只挖掘出5%,还有95%的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所以,你目前的成绩排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白自己还存在着巨大的学习潜能。还要明白,通过心理暗示的手段,完全可以将这些巨大的学习潜能挖掘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一定有你的强项与弱项。比如英语好,数学不好,这是学科的强弱;单词量好,语法不好,这是学科中“项”的强弱。如果你说,我哪科成绩都不好,但是,你一定还会找出你的强项,比

3、如,你的记忆力超群,不是吗?你不可能一无是处。所以,给自己的强项一个微笑,给自己的弱项一份肯定,就是自我心理暗示的目标和内容。□给自己的强项一个微笑。给自己的强项一个微笑,就是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巩固和发扬这个强项,使得强项更强。比如,我们学校在差生教育过程中,使用过一种“卡片-激励式”英语背单词的方法,一名初三的学生20分钟最多能背160多个单词,再反复几次就记住了。对于这个学生来说,记忆英语单词就是他的强项。在我们的帮助下,他制定了一整套“给自己的强项一个微笑”的自我暗示计划。首先,他设计了一套自我暗示的语言:“我的记忆力是最棒的”、“我不仅可以快速记忆英语单词”、“我可以快速记

4、忆化学公式、数学公式”……然后,将英语记忆的信心与方法迁移到对于其他学科公式与定理的记忆之中,通过记忆取得的些微的其他学科的进步,点燃了他对那些原本是很讨厌学科的学习兴趣。结果,6个月时间的努力,返回母校考出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彻底摘掉了“差生”的帽子,传为佳话。□给自己的弱项一份肯定。给自己的弱项一份肯定,就是用心理暗示的方法肯定自己根本没有弱项,弱项的现实只是暂时的,我还有巨大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要让自己明白,现在所以我有弱科弱项,是因为过去我没有认识到我还有巨大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而止步不前。你可以设计这样一段排比句样式的暗示语言:既然我是大海,又何惧沙丘缺少水分?既然我是

5、蓝天,又何愁树林没有阳光?既然我是巨人,有何忧不能够顶天立地?既然我还有95%的潜能没有被挖掘,眼下的弱科弱项又算什么?一名高三的学生,只差不到一年就高考了。他数理化都可以拿高分,但是英语和语文成绩则在70分以下。但他的目标是上海交大,为此,他十分苦恼。通过来我校一段时间的特训,使他明白自己还有巨大的潜能没有被开发出来,又明白到:既然学习数理化能够游刃有余,自己完全有能力学好英语和语文。只是以前给自己划定了一条紧箍咒:“我不是学文科的料”。打破旧的消极的心理暗示,建立新的积极的心理暗示。他把以上那段排比句暗示贴在床前,每天看一眼,就充满一天的信心。结果,弥补了短板语文和英语,如愿考

6、上了上海交大。02过滤消极的心理暗示无意识接受暗示没有选择性。它不能识别心理暗示哪些是消极的,哪些是积极的,只要反复刺激,都可以接受。但人的意识就不同了。人的意识是活跃的,能够明辨是非。人的意识具有选择性。所以,我们要主动地在意识层面,过滤消极的心理暗示,放行积极的心理暗示。6岁以下的儿童,我们几乎不能有这方面的要求。但是,6岁~12岁的儿童,已经初步具备是非的判断力。12岁以上,这种判断能力在不断增强。消极的心理暗示是可以被识别的。比如说,你每次的数学考试都是95分,这次只得了73分。你妈妈说“你真笨!”就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是第一次这样说,你就可以在你的意识层面这样思考:

7、我每次都是95分,这次是因为一道大分值应用题出错,有一定的偶然性,与“笨”没有关系。这样,你可以在意识层面就过滤掉“你真笨”这一暗示。过滤掉,就是在生活中常说的“不往心里去”。“不往心里去”,是抵制消极心理暗示的有效手段。“不往心里去”就是运用意识层面的主动性,过滤消极的心理暗示。只有这样,自我心理暗示才能排除干扰,才会有良好的环境。03反复刺激无意识接受暗示,具有惰性,只有反复地刺激,才可以被接受。自我暗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是一时兴起,心血来潮之举。自我暗示的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