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ID:13344608

大小:65.58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7-22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组文教材分析: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本组教材就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牧童》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闲散与惬意的生活;《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清平乐·村居》则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

2、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围绕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难忘童年”和写童年趣事等内容,“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栏目。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会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牧童》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语表达的感情,领悟文章

3、的表达方式。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4、积累激励少年立志、好学、惜时和求索的名言警句,愿意课外去阅读关于童年的故事。5、留心观察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会看图作文,能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达真情实感。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语表达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3、会看图作文,能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达真情实感。教学难点:留心观察生活

4、,能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课时安排:(共计12课时)5古诗词三首----------------3课时6冬阳·童年·骆驼队---------------2课时7*祖父的园子----------------1课时8童年的发现--------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二----------3课时回顾·拓展二----------1课时教学时间:第4---5周5古诗词三首授课时间:第4周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5、课文。默写《牧童》。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教学难点: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课前准备:了解诗人的生平。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牧童》教学目标:1、学习本诗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牧童》。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6、,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牧童》,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教学难点: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教学过程: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

7、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8、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4、全班齐读此诗。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