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关注组工心理健康

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关注组工心理健康

ID:1335060

大小:724.01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7-11-10

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关注组工心理健康_第1页
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关注组工心理健康_第2页
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关注组工心理健康_第3页
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关注组工心理健康_第4页
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关注组工心理健康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关注组工心理健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关注组工心理健康组工讲坛正确认识心理问题科学调适心理状态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二、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三、对一些主要心理问题的分析四、组工干部心理健康调适心理问题的特点①普遍性:必然性,只要有心理过程,就存在心理问题②特殊性:有别于生理问题(回避);个体差异(家庭、工作、环境)③层次性:a、心理不适、不舒服、不愉快;(轻微、短暂)b、心理障碍、烦恼、痛苦;(持续时间长)c、心理疾病(如抑郁症、可能持续终生)所以,发现心理问题要及时化解,避免向高层次发展(马加爵事件、道德观察案例)一、心理健康的含义1、心理健康:直观地表现为一段时间内稳定、愉悦的心理状态一、心理健

2、康的含义2、基本模式:心理问题不是抽象的,是有因果关系的,其基本模式为:环境—心理—行为(之间的互动)所以①分析心理问题从环境开始②心理受环境影响,支配行为,反过来影响环境③环境、心理、行为三者要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一、心理健康的含义3、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①智力正常(思维)②情绪稳定、愉快③行为协调统一(而不是矛盾冲突)④人际关系正常(对人对事的心理状态)⑤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五种层次不断递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1、生理需求: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

3、行动的强大动力。2、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3、社交需求: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4、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等。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5、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

4、,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二、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1、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1)直接互动。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具体最直接的关系(我与胡锦涛有关系,但没有人际关系)(2)复杂性。①多样性:角色多重②刺激性:给人造成不适,从而躲避刺激(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影响最直接、最强烈,因此,调整心理,从人际关系开始)二、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2、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律:互动效应(互惠;互损)(1)互动效应的实质:反射效应(你对

5、别人的方式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方式)(2)人际关系和谐的实质:交换平衡(付出经济、物质、精神利益,从中得到回报)“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口号是抽象的。雷锋精神:助人(付出)→(回报)为乐二、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3、正确协调处理人际关系两个角度考虑问题◆自我角度◆他人角度(最容易犯自我为中心的错误)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核心思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二、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4、辩证看待“复杂的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本质上是复杂的。(没有世外桃源,这山看着那山高,有的单位看似风平浪静,其实不然)(2)灵活、平衡地协调好,不要逃避(分析复杂所在,确定个人

6、所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能锻炼智慧,磨练意志)三、对一些主要心理问题的分析1、正确对待得失问题(1)得失问题的实质:人人都有追求,但结果不一样,因为社会、自然所能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愿望很多,人的能力、权利有限。(有人得,就有人失。有所得,就有所失。自然法则:牛有角,就没有锋利的牙齿;风水理论:没有十全十美的风水)(2)、辩证分析,正确对待得失:人生喜、怒、哀、乐,就在得失之间。①争取应该得到的②追求能够得到的(人的能力有限)③不该得到的不奢求(人的权利有限)④得失之间辩证看:追求效益最大。效益=成果/成本。有得必有失;会舍才会得。三、对一些主要心理问题的分析2、面对问

7、题和困难的心理反应:不消沉,不牢骚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办法总比困难多◆积极:思路开阔◆消极:无法解决三、对一些主要心理问题的分析3、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内因和外因(同时)误区◆成功:主要归于内因◆失败:主要归于外因三、对一些主要心理问题的分析4、理智分析和对待流言、挑衅、恶意:不可避免:生活中这些东西很多,对人心理刺激影响很大应对态度:对待要理智,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这种人在一个群体里相对固定◆不要生气:与小人计较就会变成小人(小人之损反而誉,小人之誉反而损)◆不要做出具体反应:“冷”处理流言(冷静)、挑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