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全套教案

《学前教育史》全套教案

ID:13363291

大小:592.00 KB

页数:72页

时间:2018-07-22

《学前教育史》全套教案_第1页
《学前教育史》全套教案_第2页
《学前教育史》全套教案_第3页
《学前教育史》全套教案_第4页
《学前教育史》全套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史》全套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原始社会的社会共育的实施形式和教育内容 2.掌握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特点3.了解奴隶社会宫廷教育的内容4.掌握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5.了解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目的和内容6.掌握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教学重点各个历史时期学前教育的特点教学难点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学手段理论讲授小组讨论教学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第1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史〖理论知识〗第一节中国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相对学校教育而言的,从广义上说,凡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活动均属学前教育范畴;从狭义上说,是指在专门的学前教育场

2、所中进行的教育活动,也就是在托儿所、幼儿园及其他社会性的幼教机构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又称学前社会教育。在原始社会,学校尚未产生,自然也不可能有学前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时没有对幼年儿童实施教育,在原始社会中一直存在着以社会公育形式进行的儿童教育。 我国的原始社会,从原始人群开始,经过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约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建立时止,历时几十万年。经科学测定我国一百多万年前的元谋人、五六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都处于原始人群时期。以北京猿人为例,他们已经能把石头打制成多种石器,已经懂得用火。为抵御洪水毒蛇

3、猛兽的袭击,他们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结成群体,集体进行生产劳动,也集体教育子女。约五万年前到五千年前,中国的原始社会发展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活动,比较明显地反映出原始社会教育的状况。当时的社会现状有史记载:《管子·君臣下》“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政。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这是对古老社会的一种描述,人与自然界面临着十分残酷的生物竞争。个体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克服复杂自然环境带来的险恶竞争而维持生命,继续生存。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结成伙伴,形成一定的联系。因此,有了人

4、类就有了社会的存在。人类虽处于最初的原始社会形态,也无论这种社会多么蒙昧和野蛮,它都需要教育为物质生产和人的再生产服务。因此,在原始人群的生活中,教育活动就普遍存在。 一、原始社会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 1、幼儿教育的形式——社会公育 72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资料公有,没有阶级、没有家庭,所有的成员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在一定集团内,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进行着集体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因此,对儿童的教育也是由整个原始人群或氏族部落共同承担。对儿童实施公育成为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即公养公教。《礼记·礼运》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

5、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反映了当时并不注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对远古时期的社会与儿童教育形式的追忆与描述,即“大同之世,人不独子其子”。 2、社会公育的内容    在原始社会,对儿童实施的社会公育,其教育内容均与儿童今后将要参加的集团内共同的生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1)生活和劳动教育原始社会对儿童实施公育,其教育内容均与儿童今后将要

6、参加的集团内共同的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   长辈将简单劳动工具的制造、取火的技术、渔猎的经验、采集和农作物栽培的经验,以及原始手工业如捻麻线以制衣,造土、调土以制陶器等技术传授给后代,使他们从小就爱劳动、会劳动。比如北京猿人教孩子制造石器,告诉孩子要选择坚硬的石料,敲击刃口、锥尖,使普通的大石块变成可以袭击野兽的尖锐锋利的石器。他们还教孩子用火,给孩子讲解火的用处、取火和保存火种的方法。 现代民族学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对我国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人(解放前仍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和基诺族人(解放前尚处于原始社会农村公社阶段)的调查报告。 (2)思想

7、教育思想教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对于儿童,从小就要让他们懂得不能损人利己,不能侵犯氏族公共利益,否则就要受到公众的谴责,教育他们要尊敬长辈,要听从指导,照顾老人,爱护幼小,要团结互助。他们带领孩子进行集体采集,告诉孩子要勇敢地同毒蛇猛兽及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才能保证生存。氏族公社时期,原始宗教活动普遍存在,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占卜等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儿童接受原始宗教的熏陶。(3)审美意识教育《尚书·舜典》“帝曰:夔kui!命汝典乐,教稺子,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稺,亦作稚,幼儿。稺子

8、,泛指小儿。 ) 歌舞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与成人同舞的过程中,儿童不但学到简单的歌词、曲调、舞蹈动作,调节了精神,而且还能学到生产、生活知识,它还是形象化的、儿童喜欢的军事、体育训练。(4)军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